以認養代替購買,已經成為時下飼養寵物的趨勢。每天在社群網站,幾乎都可以看到「需要新家」的孩子,等待有心人、有緣人的領養。這是好事,也讓大家看到台灣人的愛心是不分彼此和距離的。
有愛心的表現絕對是認養寵物一開始最重要的動機,真的要給予崇高的肯定。不過領養「流浪動物」一定要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在飼養過程當中減少挫折和不必要的困擾。
這些流浪動物,之所以會被棄養,其實背後都帶有一段辛酸的故事。除了「心靈受創」之外,還有一大部份的比例都是「帶病在身」!當然這些病痛,部份是嚴重不會好的問題,部份則是可能會反覆出現的小毛病。領養者如果沒有這些認知,又沒有做好預期的心理準備;往往會讓原本認養的美意,卻因為客觀因素的適應不良,讓這些流浪動物『再次被退回』!
我們應該這麼說:愛,是人類救助流浪動物的基本條件,也是所有努力的動力來源!但是,光有情感的託付是不夠的。因為照顧寵物,面對牠們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是需要很多學習和經驗累積的。很多人往往開始一頭熱,撞進救助或領養的工作行列,但是沒有正確的認知,沒有辦法獲得正確的觀念和學習管道,碰撞個幾次就灰心了,原因其實都在「不了解」!志工除了要投入流浪動物的救援工作,其實也要擔綱教育領養者的責任。
流浪動物本身的問題,是需要被清楚了解的。能夠清楚地被了解,才能夠知道要如何照顧?也才能找到適合的領養者!比方來說:一隻可能邁入中年的大型犬,可能有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行動不便;這是需要長期照護、體重控制和藥物控制的情況,志工要有這樣的認知,也才能把這樣的情況告知領養者。否則,找到不適當的人,只是讓志工白忙一場;更或者飼養後很有可能讓狗狗遭到「二次棄養」!
除了「健康問題」,動物本身的個性,往往也是需要被清楚了解。不然一隻過動的狗狗,是有可能造成某些族群(像是老人或殘障)領養者的不便的!
小獸醫要重申:認養寵物是愛心的至高表現。但是認養者的事前認知多寡,往往是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因素!愛心必須要架構在更多衛教知識之上,才能讓領養動物的品質提升。否則一開始的愛心動機,最後可能演變成為另一場不幸的悲劇。
領養者也要有這樣的體認:流浪動物可能都帶著部份的缺憾,牠們不只是需要被愛,更需要實質上的照顧。認真評估自己的狀況和寵物的情形,才能夠順利領養,也才能真正拯救一條生命!
(圖一)認養寵物是很棒的事情....但是,您準備好了嗎??
(圖二)沒有事前的衛教和自我了解,認養寵物後,會遇到很多問題
(圖三)認養不只是愛牠,更要有實質的能力照顧牠
(圖四)完整地健康情況評估在領養前被清楚了解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