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墨鏡與可魯請準備-《尋情歷險記Let`s Fall in Love》


這部紀錄片價值明確,誇大婚姻幸福的感染力,絲毫不保留質疑的空間。

 

 

令人佩服的是,在這麼多素人現身印證婚姻的過程裡,導演竟然願意親身下海,讓一個人的寂寥畫面,發揮極大的說服力。it`s works!

 

 

 

 

 

另外,值得稱讚的是,片中許多moment影像似乎抓住了所謂「愛」的畫面。--是溫暖的眼神、凝視的瞬間與相互安慰。

 

 

在這類型的紀錄片中,她成功了。

 

 

 

 

 

為了避免我的理性在時間拉長後全數回來,剛看完這片的當下,我得快速take note。

 

 

 

 

 

這部片的敗筆莫過於婚姻、愛情、intimacy混為一談。

 

 

不過對導演而言,婚姻是人生的一個考驗,能讓停滯的人生獲得前進的力量,能向內improve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不足。因此,這個進步可以應用到所有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親情或者友情。

 

 

【電影】墨鏡與可魯請準備-《尋情歷險記Let`s Fall in Love》

 

 

 

 

 

這部片的成功,還包括片中的素人們。我很驚訝在沒有腳本的紀錄片中能看見如此眾多talkative素人們。

 

 

別說我看慣了《朱老闆的暑假作業》、《無米樂》、《外籍新娘在美濃》,這類勞農工或者地區性的紀錄片,難得看見小中產躍上紀錄片當起了主角便不適應,好歹也下過田野與小中產老闆們做過訪談,深知沒有經過整理與指引的對話時常偏離主題。

 

 

《尋情歷險記》當中的素人夫妻們不僅豪不扭捏、且有能力掌握當下的問題,表達個人意見,這些聰慧的小資夫妻成就了這部片。

 

 

 

為什麼強調他們的社會位置?

 

 

 

片子開頭,導演便對行銷管理背景的世紀大媒人陳海倫下了一席註解,陳海倫的媒婚強調的是「有效率、快速的進入婚姻」。片子開始到片中陳海倫對夫妻們進行婚姻輔導與心理建設的話術等等,甚至夫妻間的自我剖析與對話,沒有一個單字不是「現代的」。

 

 

這片不搞「傳統的」結婚術語、沒有要讓人負責任的上帝與祖先,每一個詞彙皆與資本主義邏輯息息相關。--「你╱妳要決定愛這個人,然後就是愛她╱他了」、「接著要努力經營」、「失敗不可恥,面對失敗、解決它」、「有些人工作是事業,有些人把愛情當成事業」、「你根本不知道她會是個怎樣的妻子,你也不知道自己將會是個怎麼樣的丈夫,想這麼多幹嘛?做就對了,之後再改」、「夫妻就是成為彼此忠實的朋友」、「婚姻是種責任」、「溝通」、「讓人往前走」、「他有兩個缺點,但是有九十九個優點,妳要為了那兩個缺點,放棄另外那九十九個優點嗎?」、「你不喜歡她什麼?要直接跟她說,她才會改」、「重點是妳教給他什麼?」、「妳希望他變怎樣,設定目標,往那個方向去教」、「沒有完美的人」。

 

 

對現代男女而言,這實在很容易理解,絲毫沒有進入障礙。

 

 

誠如片中吳若權的形容,這儼然成為「愛情教」。不,是「婚姻教」。

 

 

 

 

 

七八零年代美國興起的兩性關係教育,發展到了現在,我們對經營兩性關係的教條倒背如流,用不著重頭教起。真正值得討論的是,這些教條得以「宗教」的形式現身?

 

 

倘若如此,愛情還有什麼趣味?

 

 

愛情與婚姻混為一談,是否過度恭維婚姻,卻讓愛情受了屈辱?

 

 

這個屈辱出自輕視passion與愛情當中所有的難解吸引力,同時,先婚後愛的觀念其實是現代親密關係形式的開倒車。

 

 

而,吳若權以宗教形容陳海倫的媒婚時,同時點出陳的核心價值是傳統且非現代的,話術卻以現代價值的方式呈現的內外部矛盾。

 

 

【電影】墨鏡與可魯請準備-《尋情歷險記Let`s Fall in Love》

 

 

 

網路上的流言蜚語不斷提出陳海倫的宗教背景以及媒婚的機構、對導演選擇訪談的素人夫妻的模式可能受到控制提出質疑等。當然,在取材以及方法上,導演的手法確實不及格。但是,我相信這些大小瑕疵無損於導演吳汰紝的拍攝紀錄片初衷,以及紀錄片傳達的訊息。

 

不過,陳海倫媒婚過程中的方式與貌似理性的話術是應該被拆解的。

 

愛情本來就是難以精密計算,而婚姻則否。因此,陳海倫的媒婚策略是成功的,而導演吳汰紝以尋情、見證婚姻的方式內省個人的人生渴望,進而修補自己的不足也無可厚非

 

(或許日後我會再發展其他的「尋情」故事來討論這件事。)

 

 

因此,在試片會上,我很開心導演對「愛情與婚姻傻傻分不清」的問題上,提出所有的人際關係或許有個決定性的因素在作用,而婚姻只是當中反應的一個結果。

 

 

 

講了這麼多,我只想放大導演一開始以及片末的兩個問題:找一個人相愛(或者結婚)真的有那麼難嗎?應該被當成公共議題討論?

 

導演最後的結論非常的有趣「愛情應該成為公共議題」,也讓我思考這個問題:

 

 

讓婚姻脫離私領域成為公共議題並不新鮮,婚姻最早的形式就是出自部落的交換;而,當愛情(被認為是現代性的特徵)也成為公共議題時,我們應該怎麼看待現代社會?現代性?以及如何重新衡量個人主義在現代社會轉變下遭受的考驗?

 

 

 

更具體的說:當愛情被認為應該嚴肅地成為公開討論的領域時,不僅反映了現代社會對愛情的供不應求,進一步挑戰現代性的內涵,反映現代人孤島化後的反撲。

 

 

這問題確實問的太遠,我必須提出一個務實的觀察:這片當中大部分的素人夫妻似乎不具備輕易進出親密關係的能力,這或許是對他們而言婚姻如此重要,且這些夫妻亦不耐成為「孤島」的原因?

 

 

 

我提出這些一般人或許不太care的問題,並不是迴避這部片的成就--這部片以真人實事溫暖了人心,無論愛情(婚姻)是災難或是全世界最美好的事,都能帶來人生的滿足感。

 

 

對兩人關係失望的人而言,這部紀錄片或許得以成為一盞明燈;對難免在兩人關係中跌跌撞撞的夥伴而言,這部片的經典對話或許能鼓舞兩人繼續克服困難,創造未知的新生活;對去死去死族而言,沒戴墨鏡又不攜可魯,還敢進場看這部片,請準備瞎了吧!

 

 

 

 

 

 


 







 

 


圖片來源《尋情歷險記》官方網站:
http://letsfallinlove.pixnet.net/blog

原載於:【電影】墨鏡與可魯請準備-《尋情歷險記Let`s Fall in Love》




上一則:【街頭】時髦的高腰短褲與卡肉的 。 下一則:【電影】三個人的平衡-《情遇巴塞隆納 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