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Woody Allen的作品的已經相當氾濫。若欲以一句話總結這些研究對Woody Allen的觀察,莫過於「Woody Allen慣以大量電影對白,進行親密關係的反覆辯證。」
從親密關係中能找到什麼樣的真理?
Woody Allen無疑是一個擅於思考、反詰的當代通俗劇導演,在他的電影中男女關係的緊張、矛盾、不斷自嘲,被視為現代城市生活中的集體焦慮。
總是以紐約作為場景的Woody Allen,離開紐約後,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方式繼續拆解人與人間的種種曖昧與模糊的互動與衝突。
走出紐約後的Woody Allen,推出所謂「倫敦三部曲」--《命運決勝點Cassandra`s Dream》、《遇上塔羅牌情人Scoop》、《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玩弄人性、懸疑與遊走道德禁忌。
Woody Allen式的幽默和節奏,奠定他在影壇上的地位,倫敦三部曲除了不失其節奏感外,多了寓言式的意味。而地域的轉換,讓這三部電影在氣氛上蒙上一層有別於紐約時期的神秘、陰鬱氣息。
《情遇巴塞隆納》是倫敦三部曲後的作品,場景移到熱情洋溢的西班牙,畫面明亮鮮豔,讓西班牙象徵的歐洲開放色彩衝撞美式保守的清教徒價值。
不斷轉換多角男女關係,情愛關係的重心也在片中五個角色中不斷轉換、重組,挑戰僵化的情愛關係視角。
當然,Woody Allen不是《飛越比佛利》、《六人行》那般的肥皂劇等級。
《情遇巴塞隆納》提出一個問題:是否存在一個決定性因素,定義親密關係僅止於一夜情、更長久的關係,或者使一段關係註定破裂。
當中最為玩味的部份莫過於Woody Allen讓Penelope Cruz以前妻的角色向Scarlett Johansson的角色Cristina解釋,Cristina如何中和自己和丈夫間的衝突,創造兩人關係間的緩衝空間,甚至扮演三方的催化,使兩人的熱情重燃,不致再次相互毀滅。三個個體產生的親密關係,不僅比兩人關係更為和諧,三人關係的勢力平衡,反而促進三方的良性利益。兩個女人間亦師亦友,亦情敵亦愛人的曖昧難解,兩人的對手戲情慾暗流,難以明辨的交互關係,為親密關係間提出另一新解。
《情遇巴塞隆納》裡我看見Woody Allen另外一個階段的開放態度,不批判、不點明,以文化的差異進行對親密關係的反省。
倘若Tina是傳統美式價值的代表,那麼Cristina有沒有可能成為新一代漂流不定的新價值?
這是舊的思考:
好萊塢的世界是相當美國本位的,身為歐洲人想要在好萊塢闖出一片天並非易事。
偏偏好萊塢從五零年代挾著二戰後歐洲重建,而美國佔盡經濟優勢的位置,發展龐大的電影娛樂事業,迄今,好萊塢的出口不僅是全球第一,所有大的製片公司都是美國的,所以,再好的製作團隊都期待能和好萊塢製片公司合作,遑論演員。
Penelope Cruz在西班牙已經是成功的演技派女演員,在Pedro Almodovar的賞識下,交出不少亮眼的成績單,初到好萊塢卻仍然被當成歐洲來的花瓶,最可惡的莫過於《戰地情人》裡演個戰敗村落的村婦。
在《英法情人》裡雖有亮麗又讓人無法忽視的角色,可惜說到底這個角色,仍然只是代表英法的男女主角身邊的歐洲小花瓶,是附屬於男女主角身邊的角色--堅強,卻僅能迎風搖擺。
歐洲女星在好萊塢的類型片中,總像是《香草天空》裡是讓男人追逐,神秘性感的女人--通常是沒有意見沒有聲音,男人也聽不懂她的語言。
《情遇巴塞隆納》讓來自好萊塢的Woody Allen將場景搬到西班牙,以他的美式旁白描述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美國女人如何與自由奔放的歐洲碰撞迥異的火花。
Penelope Cruz代表的是忠於自我的歐洲,Woody Allen讓她時而狂放、時而才華洋溢、時而憂鬱、時而敏銳。
somehow,這個時期的Woody Allen以異國文化對比美國價值,手法洗鍊,不見匠氣,不再執迷於單一解釋、單一關係,或許更能彰顯第一因。:)
原載於:【電影】三個人的平衡-《情遇巴塞隆納 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