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編輯部
幹細胞(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潛在功能的細胞,它存在於所有多細胞組織裡,能夠自我更新、繁殖,並分化成不同種類的成熟細胞。在醫療上,幹細胞有相當多的應用,甚至能夠幫助抗癌者重生!
依據不同功能,幹細胞分為「全能幹細胞」、「萬能幹細胞」、「多功能幹細胞」等幾種,在臨床上有許多不同的應用。目前國際間已經證實,施打全能幹細胞與萬能幹細胞可能出現癌化、畸胎瘤等問題,而胚胎幹細胞更牽涉倫理議題,醫界並不建議使用;多功能幹細胞則主要分為「間質幹細胞」和「造血幹細胞」兩大系統。關於各類幹細胞的臨床應用、適用症及取得來源,如下表所示。
造血幹細胞移植 幫助受贈者重建造血功能
所謂「造血幹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將自己或他人身上的正常造血幹細胞,移植到骨髓功能異常的患者體內,藉以重建其骨髓造血功能的一種方法。適應症舉例如下:
〈1〉惡性疾病:
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神經母細胞瘤、固態瘤(腦瘤、生殖細胞瘤、卵巢癌等)。
〈2〉非惡性疾病:
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免疫缺乏病變。
根據記載,最早的移植是異體骨髓移植在1939年,後來在1959年,美國西雅圖的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以愛德華.湯瑪斯博士(Dr.Thomas ED)為首的骨髓移植小組,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例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當時接受移植的是一位白血病(血癌)患者,他接受了自己同卵雙胞胎兄弟所捐贈的骨髓幹細胞後,病情旋即獲得緩解,讓骨髓移植從此受到世人重視。
這個成功案例證明了一件事:如果能取得免疫基因相符的造血幹細胞,末期白血病患的病況將有機會獲得緩解,甚至可能復原。而後,隨著移植技術和概念進步,以及抗排斥藥物逐漸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如今已成為許多疾病的重要治療選擇。
移植三步驟:收集、消滅、輸入
造血幹細胞的來源可分為骨髓移植、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等,捐贈者來源則有「自體移植」和「異體移植」兩種。
〈1〉自體移植:
捐贈者為患者本人,作法是將患者自己治療後健康的幹細胞先抽取、儲存起來,待時機成熟再回輸至體內,藉以重建造血功能。
〈2〉異體移植:
捐贈者是他人,捐贈者來源分為親屬(以兄弟姊妹優先,其次為父母)或非親屬(經由骨髓庫或臍帶血庫配對)。由於在異體移植的免疫調節中,人類白血球抗原(HLA)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捐贈者的人類白血球抗原必須與受贈者相合,才能進行移植。
進行移植手術前,必須先收集自體或異體的健康造血幹細胞,接著安排患者經過超高劑量的化學藥物治療和全身放射線照射,待完全消滅腫瘤細胞或致病病源細胞後,再使用免疫抑制劑,讓患者的免疫系統徹底受到抑制。這些步驟都是為了預防外來植入之造血幹細胞受到排斥,才能進一步重建造血及免疫系統,恢復造血功能。
少子化成趨勢 如今「半相合」亦可配對成功
過去,幹細胞捐贈者首選為「全相合」的親屬,以傳統骨髓移植來說,捐贈者、受贈者雙方的HLA必須完全相符。然而,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捐贈,配對成功機率也只有25%,遑論非親屬捐贈者的完全配對成功率,因人種分佈不同,僅有二千分之一到億分之一而已——換言之,過去白血病患者如果找不到「完美配對」的造血幹細胞,就幾乎等同必須放棄。
如今,少子化已是趨勢,要從手足中找到完美配對的造血幹細胞,機率更可說是微乎其微,於是專家開始研究「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方式,也就是將捐贈者來源擴及患者的父母、子女、父母的表親兄弟姊妹等旁系親屬,尋找更多的機會。結果發現,這樣的配對成功機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反排斥的發生率也大幅降低。
台大癌醫 完成創院首例「跨國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
2020年十月,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簡稱台大癌醫)召開記者會,宣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完成首例「跨國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讓一位來自香港的白血病患者接受捐贈、完成移植,充分展現台灣醫療的能量與高度。由於這位香港患者已年屆70,香港政府不允許超過60歲以上的患者移植骨髓,因此經由香港醫師推薦來到台灣,在疫情期間完成嚴格的隔離、檢測後,再透過慈濟骨髓庫找到配對全合的捐贈者。最後,患者在八月進入台大癌醫,順利完成了非親屬骨髓幹細胞移植,讓他滿心感激。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極其專業、複雜,成本也相當高的手術,不僅需要優秀的團隊提供完善治療,也需要患者努力撐過療程的不適,才能擺脫病魔威脅。儘管如此,醫學研究日益進步,血液惡性疾病方面一直都有突破性的發展,在台灣有愈來愈多患者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率也愈來愈高。展望未來,期許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更加精進,不僅造福國人,在國際上亦可幫助更多患者揮別癌症,擁抱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