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歐陽立中老師,是從他的「Life 不下課 」Podcast開始的。每每聽到老師節目的開場白,總是讓我感到精神振奮。
當初聽到老師的節目,真的是驚為天人!因為Podcast的內容,真的是扎扎實實、含金量滿滿,近乎是教學等級的!
尤其對我這種全職家庭主婦而言,能邊做家事邊學習,令我感到如獲至寶!更厲害的是,老師總是能把諸多道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闡述,讓人輕鬆吸收。
話說歐陽老師,應該也算是我的閱讀和寫作的啟蒙老師。
許多閱讀書單,都是因為聽了老師的節目,才去找來讀的。在聽過書本的導讀後,讀起書來,會更有概念,不必從頭開始摸索,實在是省力許多!
記得那時候,是從《原子習慣》這本書開始讀起。聽著老師的節目,彷彿持續的替自己加柴添火,漸漸的,培養出了閱讀和寫作的習慣。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是本顛覆固有概念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歐陽老師要告訴我們的,是一種跳脫框架、突破自我設限的全方位思考方式。
他鼓勵讀者,別再以單一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更不要拿其他人的使用說明書,去過自己的人生!
以下與大家分享,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三個觀點:
❤️如果少了這四個字,知識未必是力量
「如果你覺得這個知識跟自己無關,那自然不會想去了解。因此,當讀到一個新概念時,要試著回想你有沒有遇過類似經驗,這個概念才會成為『與你有關』的知識力量」
「知識就是力量」是眾所周知的格言,但是時常在學習後,覺得知識是知識,自己還是自己。怎麼會這樣呢?歐陽老師說,知識是否是力量,端看於它的內容,是否「與你有關」!
在學到新知之後,一定要親身應用,創造出知識和自己的關聯性。如此一來,它才會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進而產生力。
而《人生沒有理所當然》這本書,根本就是老師,將各個知識點,活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的具體展現啊!
❤️深信勤能捕拙很好,但也許你缺的是一點懶
「要讓思考脫穎而出的方式很簡單,你得發點懶,去想想怎麼省下時間和精力,卻能達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在書中,老師以馬雲的演講,引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大部分的成就,出發點都是來自於「懶惰」。馬雲舉了好多例子,包括了比爾蓋茲、可口可樂的老闆、以及足球運動員羅納度。說明他們的成功,都源自於「懶」。
然而,他們的「懶」,不是傻傻的偷懶,而是「找出懶的方法」!
他們只把力氣,花在報酬最高的事情上。由於有了聰明的選擇,他們成了在工作和生活間,游刃有餘的絕世高手。仔細想想,巴菲特不也是因為懶得在股市中進出,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報酬嗎?
懶惰可以是一種策略,而非缺陷,更可以成為成功的關鍵。在行動上,我們可以偷懶,但在思考上,絕對不能偷懶!
❤️你的身價,從懂得拒絕後起飛
「當你有求必應、有約就赴,時間自然就廉價,當懂得『拒人於一里之外』,你的收穫便是『別人不再把你視為理所當然』」
歐陽老師說,在剛成為講師的時候,行事曆都被密密麻麻的演講邀約給填滿。起初,他感覺自己很熱門,但後來發現,有些演講邀約良莠不齊。
自從他提高自己的鐘點費後,雖然有些邀約消失了,但只要能接受他條件的單位,通常演講品質都比較好。他認為,當你懂得抬高自己的身價,別人也會提高看待你的價值,也就會更用心的對待。
這點,我也深有所感。
以前,我總是很難拒絕別人,總是有求必應、甚至隨傳隨到。日子久了,發現自己,總是為了別人的事情疲於奔命。不但搞得自己壓力山大,還沒有時間和精力,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自從學著慢點回應別人的需求,不再有約就赴後,日子不但過得省心,時間也獲得解放。
拒絕並非一種冷漠,而是一種智慧的選擇。透過明智的拒絕,我們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身價,也能吸引那些真正重視我們的機會。
💕寫在最後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整本書讀起來,就像溜滑梯一樣滑順,完全停不下來。
書中所提到的的故事和書籍,都令我感到非常的熟悉。原來,它是歐陽老師,在閱讀跟經營Podcast的過程中,加上自己的人生經驗,所萃取出來的人生智慧。
去年塔妮雅讀了100本書,也寫了讀書心得。書是讀了不少沒錯,但知道和做到之間,其實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因此,我最佩服的,是歐陽老師透過閱讀和行動,不但成為閱讀實踐者,也改變了自己生命的軌跡。稱他為「最有說服力的夢想實踐家」,一點也不為過!
總之,有些道理雖好,但並不是每個格言,都適合每個時期的自己。願大家都能從《人生沒有理所當然》中獲得啟發,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導者,勇敢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28本
@幸福文化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idragon.info/3L5qM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