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養生和維持身材,你吃了很多健康的食物,做了不少運動,卻看不到努力的成果嗎?
《最強時間營養學》的作者告訴我們,問題可能是出在「時間」因素,也就是「人體生理時鐘的運行規則」!
作者柴田重信,是九州大學藥學博士,早稻田大學時間營養學研究所教授,日本時間營養學會會長,為日本營養學權威。《最強時間營養學》還榮獲日本亞馬遜書店「營養科學類」,銷售排行榜的第一名!
書中主要在闡述,一套吃不胖、身體好,還能改善睡眠品質的健康新觀念。那就是~「何時吃」比「吃什麼」更重要!
本書的開頭提供了一些測驗,讓我們能夠先瞭解,自己的生理時鐘類型、休息睡眠規律,以及運動習慣。接著,除了給予許多實際的建議外,每個論點背後,也都有科學實驗的依據。
以下與大家分享,書中著墨最多的三核心要點:
❤️認真吃早餐
很多人都會因為忙碌,而跳過早餐不吃。但作者認為,早餐非常重要,因為它和晨間的陽光一樣,可以校正生理時鐘。歸納起來,有以下七大好處:
1.吃早餐可校準生理時鐘
2.吃早餐能促進體溫上升
3.吃早餐可以活化肝臟代謝機能
4.吃早餐容易穩定血糖
5.吃早餐能促使身體燃燒睡眠中囤積的脂肪
6.吃早餐才能有效避免「第二餐效應」
7.吃早餐可以降血壓,預防腦中風
其中,特別吸引我的是,吃早餐能穩定中餐和晚餐的飯後血糖。
原來,不吃早餐,血糖會在吃過午餐以後飆高,讓人瞌睡連連、昏昏沉沉,導致下午的生產力驟降啊!
食用早餐的時間,以起床後1小時內為宜,最遲不超過兩小時。此外,作者認為,三餐的原則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早餐可以比晚餐,吃較多的碳水化合物。
而吃碳水化合物時,還有一個技巧,那就是使用「蔬菜優先飲食法」。也就是每一餐進食時,先從蔬菜開始吃起。因為優先攝取蔬菜的膳食纖維,有助於穩定進食所引起的血糖變動。
整體而言,吃早餐能幫我們,打造不生病的體質,也比較不容易發胖喔!
❤️運動要在白天
運動的好處,眾所皆知。它可以預防改善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生活習慣病。此外,還能強化生理時鐘的運作功能,安撫緊張的交感神經。
運動好處多多,但仍需要注意運動的時間點。作者認為。早上運動能預防肌少症,傍晚運動,則能讓肌肉強健有力,減脂效率也較高。若想要長肌肉的話,早上要多吃點蛋白質,才能供應長肌肉的足夠材料。
然而,夜間劇烈運動,如跑步、重訓、踩腳踏車等,會延後生理時鐘,使生活夜型化。
因此,大家要謹記,激烈的運動只能在白天做,晚上比較適合比較溫和、舒緩的運動。
❤️從晚餐到第二天早餐之前,實施空腹12小時以上的間歇性斷食
這陣子很流行168間歇性斷食,但仍有人實行後效果不彰。作者認為,問題出在設定進食的時間,距離睡眠的時間太近。也就是,身體耗能的時候不吃東西,反而在身體囤積脂肪的時候,大快朵頤,斷食自然就不見成效了!
換句話說,吃宵夜會讓身體時鐘往後延。如果太晚吃早餐,即使斷食,也救不了你的身材!
而在眾多斷食法中,作者認為「1212斷食法」比「168斷食法」更為有效,也更容易執行。例如早上八點吃早餐,那麼晚餐只要在八點以前,進食完畢即可。
但有些人,晚餐就是不得不晚點吃,那該怎麼辦呢?作者建議採取「兩段式晚餐」的做法,就是餐量不變,但先將碳水類的主食,提前到傍晚吃。等晚一點有空的時候,再吃主菜和副菜的魚、肉、蔬菜。
睡前,若真的感覺很餓的話,建議可以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海帶芽湯、竹筍湯、水煮蛋、優格、豆腐、毛豆、高纖餅乾等。
💕寫在最後
總結這本書的主旨,就是我們要像老祖宗說的那樣,跟著太陽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為了健康,同樣要吃、要運動,大家記得一定要選對時間,才能事半功倍!起床時,要讓自己曬曬太陽,盡量在白天進食,早一點把晚餐吃完,讓腸胃休息。而運動最好的兩個時間點,就屬早餐前和傍晚這兩個時段。
閱讀《最強時間營養學》,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時鐘,進而找對方法、吃對食物。讓自己能吃、能動,啟動生命的良性循環!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4年第77本
@時報出版
本文第一次刊登於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最強時間營養學》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ibestfun.net/3H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