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專業精神科醫師,也沒有學過心理分析,不過我倒是好幾次成為患者。
二十出頭時,我跟母親關係非常不好;現在想來,那時我們母女倆都處於要把破碎自我整合的階段,哪有心情顧到別人?當時的我非常憂鬱悲觀,成天尋找人生的意義,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一無是處、沒有人會關心我,愛護我。
在那段生命中的幽谷,我畢生摯友(KERO,就是說妳唷)帶我認識了心靈成長課程,從中我發現除了外在世界,還有心靈世界;很多外表好端端的人,內心可能卻是殘破不堪的。
當時我也接觸了內在小孩,但是感觸沒有這次深刻;可能是當時的我外在人格尚未成熟,外在我跟內在我通通很幼稚,我根本無力照顧她,我自己都是個需要人照顧的小公主了。
但是在十幾年後的今天,自以為已經擁有固若金湯成熟人格的我,在前段時期的低潮終於肯承認,我一直拒絕去照顧我的內在小孩,還對她很壞。
內在小孩到底是什麼?為了提供正確的知識而不是憑著我個人的一知半解瞎說,我整理了一些從網路上收集來的內在小孩相關文獻,希望大家能夠耐心閱讀下去,因為愛護自己是一生的功課,而從認識、療癒、整合內在小孩做起,我們都能逐漸取回愛自己的能量與自信,這就是我常說的,那份不需外求的力量。
一個能夠好好照顧自己內在小孩的成人,將能體會到跟內在能量合而為一的神聖祥和,那種安穩很像是在教堂沐浴聖光,或是瞻仰菩薩莊嚴的面容;絕對會讓妳在心中油然生起一股幸福、滿足、平靜。
內在小孩就我自己的體會,都跟被壓抑的人格或情緒有關;那個人格可能是正面的例如無條件信任、關懷、好奇、支持,也可能是負面的例如挑剔、指責、不滿足、控制欲…而情緒正面的如快樂、興奮、感同身受,負面的例如憤怒、沮喪、擔憂。
其實人很辛苦,我們長大後為了適應社會,成為一個遵守遊戲規則的成年人,不但要掩飾負面情緒人格,有時連正面的情緒人格也會跟著掩埋;因為怕太過單純天真會受傷,會引起他人嫉妒背叛,所以我們不敢放聲大哭,久而久之卻也忘了如何發自內心的笑。
這是勵馨基金會的內在小孩推廣短片,是一段簡潔樸實的動畫,希望大家都點進去看一下:(找不到youtube連結沒辦法直接貼影片)
「你聽見你在哭」(請點選play即可看影片)
很簡單卻十分動人,我邊看邊抱著我的內在小孩(一個舒服的抱枕)邊哭,跟她們說,我再也不會忽略她們,再也不會了。
進行內在小孩療癒前,請妳幫自己挑選一個舒服的抱枕或是布娃娃,妳會用力的抱它、親它、哭泣、所以材質很重要,我自己是選用一個圓桶型的抱枕,接著,請妳把燈光完全關掉,進入自己內心最幽暗的角落,去找到那個全身蒙塵、被妳忽略已久的內在小孩。(相關文獻請看本文最下方)
我個人跟內在小孩相處的經驗,這次到現在進行了兩週左右,我發現我有三個內在小孩人格,第一個大約六七歲,負責的是童年所有天真快樂無憂無慮的情感,這是個沒有受過傷害的小孩,也擁有最卓越的直覺能力;她會很直觀的指出我身邊某些人的內在小孩原形,就是因著她的提醒,我最近拒絕與某前任復合,因為這個內在小孩跟我說,那個男生的內在小孩是胖虎,很強勢會欺負人,哈哈。
第二個內在小孩最可憐,我第一次進到自己心靈的最深處,遇到的就是她,她是被我當作情緒垃圾桶的人格,我所有不快樂壓抑的負面情緒通通都是丟給她去承受;但是在我內心世界,她也不過才十歲或十一歲,那時候我父母快要離婚,我猜想這個「印記」讓我最負面的內在小孩停在這個年紀;她總是抱著我童年很喜歡的一個布娃娃怎麼都不肯放手,經常自己縮在黑暗的角落生氣,長年的負面情緒累積,她已經連哭的力氣都沒有;我看到她時,她眉頭深鎖,用幽暗的眼神瞪著我,不管我問她什麼,她都不回答,最後充滿怒氣的回了一句:「我才不要告訴妳,妳也欺負我!妳對我最壞!」我當下忍不住哭了。
那天,我緊緊抱著抱枕,對這個被我虐待已久的內在小孩說了十分鐘的:「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我哭得很厲害,我覺得好慚愧,我不但沒有好好照顧她,還認為讓她背負這些負面情緒理所當然,我怎麼這麼可惡?我什麼時候變成這麼可惡的大人了?我內心充滿了愧疚,我用力擁抱內在小孩,承諾她會陪伴她,再也不讓她獨自承受傷害,再也不讓她在黑暗的角落一個人哭泣。
直到那時,我才知道我的堅強不過是把垃圾丟給這個人格去承擔,卻沒有幫助她去消化掉這麼龐大的黑暗;我真的好過份…!雖然要清理掉這麼多的情緒垃圾是個大工程,但是只要開始就不嫌晚,我決心要幫助這個內在小孩走出傷痛,讓她重拾對我的信任,最近,她終於願意牽起我的手,好好跟我說點話了。
第三個內在小孩是國中時期的我,這是個小大人,人小鬼大喜歡裝老成;這一個內在小孩是開始建構社會意識的我,正在從童年脫離漸漸轉大人,看得出來她覺得只要裝出一副表面很理性、處變不驚的模樣,就能讓自己在遭受傷害或意外時淡然處之。
我的國中記憶不是很愉快,那時候父母已離婚,但是媽媽忙著工作賺錢養家,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內心,我還記得那時候每天回家,就是拿著餐桌上的鈔票帶弟弟去吃麥當勞(那時小麥可是很貴低),那階段的我常提醒自己「不能有情緒」,因為鬧情緒也沒用,而且我是長女,要照顧弟弟,我只能盡量讓自己早點長大,能多分擔一點都好…那時期的壓抑也形成了我的三號內在小孩,目前她是「看起來」最理性的一個,有時候還會吐槽我跟一號二號,但我知道她「其實也不想這麼理性」,我的目標是讓她能慢慢的做回一個單純開心的少女,而不是假裝自己很世故實則很受傷。
有時候在我的內心世界會三個一起出現,有時候其中一兩個會在睡覺或只出現一位;並沒有規定說內在小孩應該要有幾個,因為過往人生階段不同時期的創傷,都可能形成一個次人格(也就是內在小孩)來保護我們的主人格,這個不是人格分裂而比較類似人格解離,就好比我們會故意忽略或忘卻傷痛記憶,但那些記憶其實並沒有消失,只是被我們收到很角落的抽屜去了;而在心靈世界當中,我們可以想像成那些記憶中最強烈的感受會幻化成一個人格來背負,就是內在小孩。
我朋友的內在小孩中還有二十出頭的她,不過她後來慢慢把三個整合成一個,笑著跟我說:「至少不用帶三個,只要帶一個輕鬆多了。」
當妳跟妳的內在小孩越來越親近,妳會發現她(們)經常跟妳提出一些任性的要求,例如妳趕著要上班,小孩會說:「不要,我好累,我不要出門,我要待在家!」或是明明在減肥,小孩會說:「我不管,我要吃冰淇淋!」...其實那當下我們要扮演的,就是像個成熟的父母角色般,安撫自己的內在小孩,跟她說:「乖,我們一定要上班唷,因為不上班我們賺不到錢唷,沒有錢就不能過舒服的日子了。」或「我們在減肥唷,如果妳真的那麼想吃冰淇淋,等我們再瘦兩公斤,就買來吃當作獎勵好不好?」類似這樣,不能像個粗暴的大人般逼迫內在小孩聽話,而要好言相勸讓她明白事理才對。
如此一來,慢慢的若我們能把自己的次人格都整合得很好,一定也能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一個優秀的大人、稱職的父母,因此我覺得內在小孩療癒絕不是啥「聽起來很玄」的治療法,而是能確實改善我們跟自己的關係,找回跟直覺的聯繫,學習為人生負責的有效法門。
當妳跟妳的內在小孩越來越親近,妳會發現她(們)經常跟妳提出一些任性的要求,例如妳趕著要上班,小孩會說:「不要,我好累,我不要出門,我要待在家!」或是明明在減肥,小孩會說:「我不管,我要吃冰淇淋!」...其實那當下我們要扮演的,就是像個成熟的父母角色般,安撫自己的內在小孩,跟她說:「乖,我們一定要上班唷,因為不上班我們賺不到錢唷,沒有錢就不能過舒服的日子了。」或「我們在減肥唷,如果妳真的那麼想吃冰淇淋,等我們再瘦兩公斤,就買來吃當作獎勵好不好?」類似這樣,不能像個粗暴的大人般逼迫內在小孩聽話,而要好言相勸讓她明白事理才對。
如此一來,慢慢的若我們能把自己的次人格都整合得很好,一定也能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一個優秀的大人、稱職的父母,因此我覺得內在小孩療癒絕不是啥「聽起來很玄」的治療法,而是能確實改善我們跟自己的關係,找回跟直覺的聯繫,學習為人生負責的有效法門。
我每天會撥10∼20分鐘冥想,問問她們三個有什麼需求?她們想玩就陪她們玩,想睡覺發懶就睡覺發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吃垃圾食品也偶而滿足她們;其實真的就跟帶小孩一樣啦∼我也會問問她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而小孩總是會給我充滿洞見的答案。
希望我的內在小孩慢慢也能整合成一個,讓我一輩子抱著她、牽著她、保護她、疼惜她,永遠永遠不離開。
希望我的內在小孩慢慢也能整合成一個,讓我一輩子抱著她、牽著她、保護她、疼惜她,永遠永遠不離開。
姊妹們,試著去愛護妳的內在小孩吧!
(不知道從何著手,或對內在小孩療法有任何疑問或分享的朋友都歡迎留言,我會盡我所能幫大家解答)
以下是網路文獻分享:
發現內在小孩--杏語心靈診所 蘇湘婷
我們的內心都有一個埋藏真實感受的部分,這個部分和我們日常生活的表現有所不同,是我們對事物真實的反應。我們將這個部分稱做內在小孩,因為正如孩子一樣,這個內在的部分是天真、直接的。內在小孩有許多名稱,有人稱他為失落的自我、真實自我、或是神聖小孩。本文將帶領你認識你的內在小孩,與他對話並學習照顧他的需求--也就是照顧你的內心。邀請你一起來展開這段內在之旅。
發現內在小孩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孩子。我們不確定他的年紀,但是很多時候他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小。他是我們在年幼時受傷破碎的部分,深深地埋藏在我們的心�。他有時哭、有時笑、有時憤怒、有時悲傷。有時他希望你的擁抱,有時卻又想對你大吼大叫。這個孩子住在我們內在的核心,往往比已長大的我們更清楚我們真正的需要。
對某些人來說,和自己的內在小孩接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小的時候,這個小孩便已經歷了許多創痛,他變得退縮膽怯,渾身是傷。他藏在你的深處,也許期望你可以給他撫慰,卻因為太過害怕會牽動傷口而假裝不需要你的注意。他不想長大,只想當個無助可憐的小朋友,與已是成人的你常常發生衝突。當你在需要卯足勁往前衝之時,這個內在小孩卻可能只想留住你的腳步,告訴你你的衝刺只會讓自己更受傷。
有的內在小孩會主動地向你求救,用不安和焦慮來引起你的注意力。他希望你除了將注意力放在外在事物(例如金錢、朋友、工作、家人期待等等)之外,還可以花些時間與他相處,陪伴孤獨害怕的他。這個小孩若是長期受到忽視,往往會變得憤怒,並將這股能量轉到你的身體上,使得你的身體出現疼痛或不適。有的內在小孩擔心受你責備,因而決定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當內在小孩把與你之間的聯繫阻斷,他也帶走了你的感覺,留下空有軀殼的你。
正因為如此,和內在小孩接觸時,接納他可能的情緒是重要的。也許一開始這個小孩只想哭泣,那麼允許他哭泣。也許這個小孩還不想和你太靠近,那麼允許他這樣做,並且仍舊祝福他、陪伴他。內在小孩往往是敏感警覺的,他需要你的接納與支持,才能安心地呈現自己,發洩多年來的傷痛--恐懼、憤怒、悲傷、失望、和無助。慢慢地,他也會告訴你他的需要,讓你有機會回應,並且與他分享你的喜樂哀懼,共同走向充滿希望與愛的未來。
發現內在小孩,認識他、接納他、照顧他。這是一個過程,你需要耐心地陪他,並相信自己與這個小孩間的互動。畢竟這個內在小孩就是你的心,而為自己付出是值得的。
■ 遇見你的內在小孩--資料來源:勵馨基金會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鎖在童年記憶的深處,如果,ㄊㄚ俏皮喜樂,是一種幸運;倘若,ㄊㄚ脆弱、悲傷、憤怒、恐懼,是一種原痛。開啟記憶的鎖盒,遇見自己的「內在小孩」,開始學會,給ㄊㄚ關愛與能量,領ㄊㄚ長大。
童年經驗對一個人的全人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期望可以被當作『一個成熟的個體』來愛,相對地也有人來接受自己的愛,這是人們學會愛與信任關係的起點。
然而,在這段成長的過程中所期盼的需求受到挫折或不能被滿足,就會經驗到痛苦與傷害,甚或影響到對自己的看法扭曲,對他人的不易信任,以及對周遭事物的麻痺冷淡反應。
大多數人在童年期都有程度不等的創傷經驗,隨著歲月增長,在外表上雖然長大成人,然而在內心深處卻有個受傷、哭泣卻沒有跟著一起長大的「內在小孩」。
一般而言,凡是有感覺或情緒的字眼,如快樂、痛苦、憤怒、高興、哀傷等,都可能是「內在小孩」在說話---ㄊㄚ通常是用情緒與思想來和自我溝通。
「內在小孩」受傷的因素主要是因為愛、安全、信任、尊重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為了求生存,需要某種程度的否定「內在小孩」,讓個體能夠脫離真實自我,逃避負面的情緒感受。
在找尋「內在小孩」過程中,有許多痛苦的經歷會再次浮現;此時,要試著感受「內在小孩」當下受創傷的經驗感覺,體驗當時的情緒,讓「內在小孩」有機會和自我對話,重新和自我相遇。
「內在小孩」是個體存在的核心,就像個體〝我之所以為我〞存在的重要性一樣,讓我們與自己的「內在小孩」相遇,經常對話、時時關懷,不管是喜樂或是原痛,都是認真生活的原動力。
自我測驗---尋找內在小孩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兒童,那是一個很柔軟的生命中心,可以無條件的信任別人,並且體驗世界的美好。
可是,內在兒童也很容易受到傷害,尤其是在零到六歲時,容易被父母親用禁止和逼迫的命令語氣,阻斷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所以,我們每個人長大後,都需要重新學習關懷和照顧自己的內在兒童。
「內在小孩」是源自於兒時經驗而存在於人們內心的一個心理實體。很多人的形體雖然長大了,卻因為小時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或有被傷害的經驗,導致這些人的內心其實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注的童稚小孩,這就是內在小孩。同時,這些人日後自我關懷與照顧能力也沒被發展出來,以致於童年的負面經驗仍持續干擾長大成人後的生活。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勵馨基金會設計了此份問卷,希望能讓大家對自己的「內在小孩」得到一個概略性的分析與了解。
以下問卷協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每一題作答時間建議不超過3秒鐘,請直覺而誠實地回答以下問題。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勵馨基金會設計了此份問卷,希望能讓大家對自己的「內在小孩」得到一個概略性的分析與了解。
以下問卷協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每一題作答時間建議不超過3秒鐘,請直覺而誠實地回答以下問題。
「認識自我內在小孩評量表 」
1、我很容易去討好別人。
1、我很容易去討好別人。
2、在我內心深處,我覺得自己有問題,跟別人不一樣。
3、當我為自己爭取權益時,會感到不安,寧可委曲自己。
4、我做事嚴謹,凡事要求完美。
5、我實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6、我曾有或正有飲食失常的問題 。
7、我常不知道自己情緒上真正的感覺。
8、我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讓別人不要生氣或避免衝突產生。
9、我幾乎從不表達自己負面的情緒。
10、我有睡眠失常的問題。
11、我覺得人是靠不住的,包括我自己在內。
12、我很怕單獨一個人,願意做任何事來避免獨處的情況。
13、我發現自己會做自認為別人期待我去做的事。
14、要我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還來得容易些。
15、我很好強,而且討厭輸的感覺。
4、我做事嚴謹,凡事要求完美。
5、我實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6、我曾有或正有飲食失常的問題 。
7、我常不知道自己情緒上真正的感覺。
8、我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讓別人不要生氣或避免衝突產生。
9、我幾乎從不表達自己負面的情緒。
10、我有睡眠失常的問題。
11、我覺得人是靠不住的,包括我自己在內。
12、我很怕單獨一個人,願意做任何事來避免獨處的情況。
13、我發現自己會做自認為別人期待我去做的事。
14、要我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還來得容易些。
15、我很好強,而且討厭輸的感覺。
如果你有3題以上答案為「是」,表示你忽略了自己的「內在小孩」很久了!建議你勇敢面對問題來源,藉由自我認識、成長等相關書籍、課程或參與團體著手,逐漸讓你的內、外在自我更能均衡一下。
如果你有5題以上答案為「是」,表示你的「內在小孩」受傷程度不輕!建議你要花時間學習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機會的話,可以找專業人員協助,相信對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會大有助益。
找回受傷的內在小孩--資料來源:『身心舒眠使用手冊 丁美月著』
在童年成長中,我們內在情感需求,多多少少都曾經受過傷害,無法隨著年齡成長而長大,我們帶著這一份遺憾,不自覺地轉向戀愛、婚姻的對象,及自己的子女,甚至工作夥伴,期待從他們身上,彌補自身的失落與遺憾。如此,「關係」就會出現了「障礙」,當我們憤怒和悲傷時,是否覺察到表達情緒的方式,竟像三歲孩童般的無厘頭?
你是否知道童年每個傷害、每個拒絕、每個痛苦的訊息,都會儲存起來,使得能量阻塞,無法展現出活力?是否了解到,當你對某個人、事、物,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它是因為碰觸到內在小孩受傷的敏感按扭,潛意識自動連結這龐雜的深層結構,而不是成年的你發生了問題?是否明白我們與生俱來攜帶著深深的恐懼與不安,關係中充滿了控制和依賴的欲望,是跟內在小孩有關。在成長過程中,得不到期望的愛或回報時,深深感到傷痛孤單,隱藏深處,是心碎了的情境(感覺),有一部分的你,會破碎脫離而去,而這些「破碎的部分」,稱為「內在小孩」(the inner child)。
「內在小孩」可能是小時候的不安、遺憾、夢想或當時認定的生存法則,這些沒有因年紀增加,或情境改變而有所不同,而這受傷的經驗,就深深烙印在腦海中,停留在當時,形成創傷記憶。如果這創傷事件而未加以適當處理,甚至未正視此問題,它往往會責怪別人,造成更大的糾葛,或退縮地封閉在自己的世界,傷害自己,你永遠找不到真正的答案,除非你自己學會面對自己,學會靜默、聆聽,真心寬恕與原諒未關照的地方,才不會造成往後日常生活的不平衡及障礙。
我舉一個例子來解釋「內在小孩」。有一位小女孩平時功課名列前茅,然而高中及大學聯考,都會莫名奇妙考的很差,她自己、家人及認識的人都覺得很奇怪,原來在她小時候內心覺得生命是豐富的,在升學主義下看到同學之間只有分數惡性競爭,彼此之間像敵人,當時年紀小無法清楚表達,只知道不喜歡這樣環境,想離開這樣分數惡性競爭環境,跟父親說:「不想唸書」,生平第一次被父親打一個耳光。內在小孩對於考試,就認為:「考試就是愛的消失」。
你是否知道童年每個傷害、每個拒絕、每個痛苦的訊息,都會儲存起來,使得能量阻塞,無法展現出活力?是否了解到,當你對某個人、事、物,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它是因為碰觸到內在小孩受傷的敏感按扭,潛意識自動連結這龐雜的深層結構,而不是成年的你發生了問題?是否明白我們與生俱來攜帶著深深的恐懼與不安,關係中充滿了控制和依賴的欲望,是跟內在小孩有關。在成長過程中,得不到期望的愛或回報時,深深感到傷痛孤單,隱藏深處,是心碎了的情境(感覺),有一部分的你,會破碎脫離而去,而這些「破碎的部分」,稱為「內在小孩」(the inner child)。
「內在小孩」可能是小時候的不安、遺憾、夢想或當時認定的生存法則,這些沒有因年紀增加,或情境改變而有所不同,而這受傷的經驗,就深深烙印在腦海中,停留在當時,形成創傷記憶。如果這創傷事件而未加以適當處理,甚至未正視此問題,它往往會責怪別人,造成更大的糾葛,或退縮地封閉在自己的世界,傷害自己,你永遠找不到真正的答案,除非你自己學會面對自己,學會靜默、聆聽,真心寬恕與原諒未關照的地方,才不會造成往後日常生活的不平衡及障礙。
我舉一個例子來解釋「內在小孩」。有一位小女孩平時功課名列前茅,然而高中及大學聯考,都會莫名奇妙考的很差,她自己、家人及認識的人都覺得很奇怪,原來在她小時候內心覺得生命是豐富的,在升學主義下看到同學之間只有分數惡性競爭,彼此之間像敵人,當時年紀小無法清楚表達,只知道不喜歡這樣環境,想離開這樣分數惡性競爭環境,跟父親說:「不想唸書」,生平第一次被父親打一個耳光。內在小孩對於考試,就認為:「考試就是愛的消失」。
每個人的表達是否了解到背後更深層的正面意圖,是否明白行為背後更深層的正面目的。現在這一位小女孩的內在小孩也明白:「考試與生命的豐富是可以同時存在,父親這樣行為也是一種愛的表達」,每一個人對自己人生負起責任,做一個你想要當的人,想要把受傷的內在小孩找回來,你必須為當時的你道歉,整合內在受傷的部分,就是請求原諒並學到功課。
跟內在小孩說:「對不起,我錯了!我學到了……」內在小孩是一處等待愛及關照的地方,不需要怪罪他人或封閉自己。當你愈了解自己在每一情境中的功課時,你就愈快結束這個過程,找回受傷內在小孩。當你學會原諒、寬恕的功課時,會看到更多傷痛、憤怒、期望幻滅與負面事情,同時,也會看到令人讚嘆的美好事物,慢慢地,你會看到一個更嶄新、更富有愛心、更高層次的自己。
很多成年人都失去了「童心」,他們需要重新找回內在小孩,重新回到感受的層面,來統合理性和感性。可停下來問問自己:「現在的你,在想什麼?」、「現在的你是什麼樣的感覺?」時時面對自己當下的念頭和覺受。
除了懂得理性思考(頭腦的部分),也允許自己跟自己肉體、眼、耳、鼻、舌、身的覺受在一起,可以停下來問自己:「我現在的真實感受是什麼?我覺得冷,還是熱?緊或鬆?快樂或悲傷?跟這個人相處時候,覺得有無壓力?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常常停下來問自己,逐漸找到那個「感覺我」,慢慢的你可以把這「感覺我」和「理性我」統合為一,進而發現兩者其實來自於你更深的本來面目,你內在更大的自我本質。
為了找到自我本質的真理,你必須向內觀照,不去責怪他人,不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也不浪費時間在自責,如果在任何情境觀照得更深,就愈能讓自己成長。若老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那麼就會驚嚇於不斷發生的事,而忽略改變事物的機會。仔細想一想,這些困擾你的事,傷痛、憤怒、憎厭的感覺,是不是你童年時相似的經驗,為了超越舊傷,你可以讓自己閉目向內省思,自己童年或過去是否有過相似的經驗?了解那是童稚無知的選擇,而此刻正是結束這種模式的時機。
內在小孩相關書籍:
《博客來導讀》每個人在生命中都希望得到愛,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有時能得到,有時卻傷痕累累。在此時,如果你心靈中有一個受傷的小孩,你會不會用心去疼惜他、照顧他?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和心中的那個小孩說說話,抱抱他?如果你常會聽見內在有一些不知來源的強烈情緒,或許是你該放慢腳步,好好地去傾聽內在小孩的呼喚的時刻了。
內在小孩是什麼?他是一個在每個人心中那個脆弱、易受傷、但是活力來源的部份,就像是一個孩子住在你的心靈中。成長過程中,如果有太多的禁示和傷害,往往會壓抑了內在小孩,讓無路可逃的小孩學會以各種不健康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生活能力─如突發的退縮、憤怒等都是。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這種突發不明的情緒,或許就是你的內在小孩在無言的抗議。
作者布雷蕭自己的復原之路中,和他的內在小孩一起從陌生到相互信任、疼惜,因而得到真正心靈上的平靜和健康。他在書中一方面揭示了漠視內在小孩對人們造成的重大影響,一方面也教導了讀者如何和自己的內在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可能是冥想-了解小孩在各階段的感受處境;可能是和內在小孩說話和寫信-讓彼此更了解;也有問卷讓你更了解內在孩子的受傷程度。或許就如作者所指;一旦成人的我們勇敢地認領也愛護了自己內在小孩,自己內在無可替代的創造性精力來才能真正展現出來,也才能更開放地接受別人的愛。
在期待別人的付出之餘,或許回歸到自己,先給心靈中的內在小孩愛是一條更溫暖、更負責的路。(文/傅素琴)
最後這份是很專業的論文...讀起來相對較為艱澀喔,所以大家可根據自己想不想更進一步瞭解心理學界對內在小孩療法的理論、門派、研究來決定要不要繼續閱讀∼
論文: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治療法(Inner Child Therapy)是近年來頗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療方法,Swain (1995)甚至將之稱為內在小孩運動(inner child movement)。其主要治療目標在於提昇案主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減少自憐自恨、增進自愛與自我撫慰的能力。根據文獻,許多學者曾融合內在小孩治療法於其治療過程中,並得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Benton(1990)以內在小孩治療法協助酗酒者重建自我認同、練習自我照顧、並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待過去;Cameron(1991)協助曾經驗父母自殺的成人度過哀傷;Grammer & Shannon (1992)針對五位曾遭到性虐待少女(8-12歲,皆住在寄養中心)進行團體治療,其中以內在小孩治療法協助案主穩定情緒、增進自我肯定及練習自我保護技巧。
Picucci(1992)在以男女同性戀者為對象的一個經驗性週末工作坊中,以心理劇及團體動力技巧提供男女同性戀者一個受到支持的機會,學習自我撫慰的概念,治療並照顧個人受創的內在小孩。Schatz(1992)認為對於在上癮家庭中長大的小孩,內在小孩治療法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工作方法。Gayol(1995)在墨西哥針對28位青少女受刑人,進行交流分析技巧中的自我撫育(self-reparenting)訓練,以增強他們的父母自我狀態。
認識自己的內在小孩是課程中的一部分,訓練結果顯示青少女的行為有明顯改變。Guyer(1995)曾在針對亂倫犯罪者的催眠取向治療中,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技巧對案主進行自我再教育。國內學者洪素珍(民86)在治療童年遭到性虐待的個案時,採用溝通分析取向的內在小孩治療法,處理個案的受創經驗。除了針對個案的受創經驗外,筆者進行個別諮商或團體諮商以及心理劇時,也發現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可以無須探討當事人的成長歷史,甚至不需要當事人說出任何具體事件,就能進行治療工作。
例如Benton(1990)以內在小孩治療法協助酗酒者重建自我認同、練習自我照顧、並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待過去;Cameron(1991)協助曾經驗父母自殺的成人度過哀傷;Grammer & Shannon (1992)針對五位曾遭到性虐待少女(8-12歲,皆住在寄養中心)進行團體治療,其中以內在小孩治療法協助案主穩定情緒、增進自我肯定及練習自我保護技巧。
Picucci(1992)在以男女同性戀者為對象的一個經驗性週末工作坊中,以心理劇及團體動力技巧提供男女同性戀者一個受到支持的機會,學習自我撫慰的概念,治療並照顧個人受創的內在小孩。Schatz(1992)認為對於在上癮家庭中長大的小孩,內在小孩治療法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工作方法。Gayol(1995)在墨西哥針對28位青少女受刑人,進行交流分析技巧中的自我撫育(self-reparenting)訓練,以增強他們的父母自我狀態。
認識自己的內在小孩是課程中的一部分,訓練結果顯示青少女的行為有明顯改變。Guyer(1995)曾在針對亂倫犯罪者的催眠取向治療中,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技巧對案主進行自我再教育。國內學者洪素珍(民86)在治療童年遭到性虐待的個案時,採用溝通分析取向的內在小孩治療法,處理個案的受創經驗。除了針對個案的受創經驗外,筆者進行個別諮商或團體諮商以及心理劇時,也發現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可以無須探討當事人的成長歷史,甚至不需要當事人說出任何具體事件,就能進行治療工作。
依筆者的實務經驗,以下幾種情形的當事人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的效果特別好:
(1)沒有具體的原因,卻覺得生活無聊、不愉快、缺乏活力;
(2)只是有一種模糊的難受的感覺,卻找不到任何與此感受有關的記憶;
(3)隱約覺得和人有距離,無法親密,難以體會被愛或感動;
(4)覺得心理疲倦、對現在的生活及未來感到缺乏意義;
(5)因為個人禁忌,不便或不願說出事件的經過,但仍然因為感到痛苦而需要被幫助;
(6)在團體中因擔心洩秘或被批評而拒絕陳述問題內容的成員﹔
(7)目前生活的困難牽涉層面甚廣,一時難以解決,需要學習在困難中生活。
(1)沒有具體的原因,卻覺得生活無聊、不愉快、缺乏活力;
(2)只是有一種模糊的難受的感覺,卻找不到任何與此感受有關的記憶;
(3)隱約覺得和人有距離,無法親密,難以體會被愛或感動;
(4)覺得心理疲倦、對現在的生活及未來感到缺乏意義;
(5)因為個人禁忌,不便或不願說出事件的經過,但仍然因為感到痛苦而需要被幫助;
(6)在團體中因擔心洩秘或被批評而拒絕陳述問題內容的成員﹔
(7)目前生活的困難牽涉層面甚廣,一時難以解決,需要學習在困難中生活。
不過,內在小孩治療法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理論或方法,不同的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宣稱並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以下僅作一初步的整理與介紹。
代表人物或理論
在心理治療領域最早討論內在小孩概念的是容格(Carl Gustav Jung),他於1940年首次出版「兒童原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中,以「在裡面的小孩」(child within)指稱兒童原型;而第一位正式使用「內在小孩」(inner child)這個詞彙的則是 Missildine(Corrin,1994),他在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書(中譯書名為「探索你內心的往日幼童」,彭海陽等譯,雅歌出版),以整本書討論內在小孩概念及治療方法[user10]。柯林(Corrin, 1994)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整理出七位與內在小孩概念有關的人物或理論:
一、 米西迪(W. Hugh Missildine):
1、 於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書,是第一位正式使用inner child一詞並以整本著作討論內在小孩概念的人。
2、 基於佛洛依德的理論太過繁瑣及不實用,故以較容易為患者所瞭解的語言提出一種對解決情緒困擾有實效的方法及知識(Missildine, 1963)。即其內在小孩的概念為對精神分析理論及用詞的修正。
3、 內在小孩概念較類似所謂的赤子之心,而隨著社會化的過程,人們隱含認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氣,因此逐漸與內在小孩分離造成情緒的問題,因此應找尋一個適當的情境,重新創造我們在孩提時所曾有過的感受(尤其是與父母相處有關的好壞感受),以便能有回家的感覺。
二、 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
1、 為1950、1960年代精神分析師Eric Berne所創,目前共分為古典學派(Classical TA)、貫注學派(The Cathexis School)及再決定學派(The Redecision School)三大派別(黃珮瑛,民85)。
2、 認為人有三種自我狀態(Ego state):父母、成人、兒童,其中兒童自我約在六歲時便已固定。
3、 三個TA學派對成功治療的觀點不盡相同,古典學派強調成人自我的發展;貫注學派重視新的父母自我狀態,再決定學派則強調兒童自我的再決定,認為人的問題來自受傷的兒童自我狀態,由於早年的生活的限制與傷害使早年的兒童自我狀態做出有害個人的決定,因此應學習讓現在的兒童自我狀態對現今的困難生活再決定,以脫出舊有的腳本。
4、 TA並未說明兒童自我狀態與內在小孩的關連,但其意義卻與內在小孩的概念接近。
三、 容格(Carl Gustav Jung):
1、 於1940年首次出版「兒童原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稱兒童原型為「在裡面的小孩」(child within),這裡的兒童原型是一種集體潛意識,因此並不來自單一個人,即個人的生活經驗並無法完全決定其內在小孩的全貌,因此容格提醒,吾人應留意兒童原型的象徵特性及個人特定的童年時期的銘印經驗。
2、 除了強調其是活在內心的小孩(child within),容格更以聖童(divine child)來說明內在小孩在人的心靈意識中的地位,容格認為內在小孩是從潛意識,人類本性的深處所誕生,而意識對他一無所知,他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強大的衝動,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這種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種自然律,因此具有無可比擬的力量Hull(1968)。對容格而言,聖童象徵著未來的希望、幼小的心靈、生命的潛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時也很輕浮妄動,樂天頑皮,以及永遠不以長大成熟為目標,換句話說,所謂回歸內在的赤子之心,可以是變得更自由、開創、有活力,但也可能變得撒野、忽視他人與逃避責任,而讓聖童往好或往壞的方向,變化,其關鍵就在母親原型,若能處理好聖童原型與母親原型間的依賴與獨立議題,才能發展聖童的正向靈性經驗。如果過度認同聖童原型又忽略了與母親原型的關係,可能導致個人拒絕長大,逃避成人世界的現實與責任,而落入所謂的小飛俠情結(蔣韜民86)。
四、 懷菲得(Charles Whitfield):
1、 從治療化學藥物依賴病人的經驗中發展其內在小孩的概念。
2、 認為自我(self)有兩個部份,內在小孩(Child Within,同時也交互用幾個概念相似的字眼如Real Self, True Self, Authentic self, Deepest Self, Inner Child, Inner core, 及Divine Child)及共依存自我(co-dependent self,又稱假我False Self, Unauthentic Self, Public Self, Impaired or Defensive Self)。
3、 對內在小孩的描述為永續存活的、具能量的、及創造性的,自發的、肯定的等等;共依存自我為抑制的、害怕的、退縮的、自私的、批評的、過度理想化的、羞恥的、過度順從的,容易隱藏及拒絕感受,有條件的愛與給予,不當攻擊及被動。共依存自我來自於內在小孩的防衛性反應,由於持續內化父母的傷害訊息(尤其是羞恥感),而以此種羞恥感為基礎形成的錯誤自我的形象,也因此與內在小孩分離。
4、 另外還提到了看顧自我(Observing Self),負責看顧真我與假我,是內在小孩的核心經驗,存於內在小孩的高層自我之內,是治癒的關鍵元素。
五、 葛羅夫(David Grove):
1、 將治療內在小孩的焦點放於治療師與個案的關係,及改變治療師與個案的溝通。將內在小孩的概念應用於有童年創傷經驗的成人身上,解除症狀的關鍵在於治療師是否有能力透過仔細而有結構的詢問,並善用內在小孩作為個案內心傷痛的隱喻,以評估個案的內在小孩狀況。
2、 為了避免個案從經驗過去事件引起二度創傷,他會以一種無須宣洩或引發特定情緒事件的方式,幫助個案回到並且渡過曾有的創傷時刻;他努力以精確的語言加入並仔細跟隨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感受到持續的安全與保護。
3、 視內在小孩(child within)為自我(self)的一部份,是兒童人格(persona)的一個片段(fragment),創傷經驗存於其中,並凍著(frozen)於那一時刻,內在小孩以防衛(解離)的姿態面對創傷,以確保心靈(psyche)短期的生存,但也因而導致長期的症狀。
4、 內在小孩將創傷記憶儲存於身體,形成身體與情緒的症狀,這些症狀象徵內在小孩試圖與成人(即個案)或治療師表達被治療的需要。
5、 Grove曾說:「如果你受傷的像個小孩,那你就需要像個小孩般的被醫治」,因此為了接觸受傷的小孩,治療師必須回到過去工作,盡量用內在小孩的語言,治療師應努力找尋內在小孩自己的隱喻語言,尤其是造成阻礙(stuckness)的隱喻,以便轉化這些隱喻通過傷痛。
6、 受傷小孩的隱喻並非成人的隱喻,它是廣闊的、是一種原型的,屬於個案生命中某一特定時刻的,是能影響身體與心智的,治療師應透過此種隱喻為個案增強力量(empower)。
六、 布雷蕭(John Bradshaw):(就是「回歸內在」那本書的作者)
1、 1933年出生於美國德州的一個酗酒家庭,為著名的心理諮商師,其許多著作已有中譯本,如家庭會傷人(Bradshaw On: The Family)、你真得懂得愛嗎?(Creating Love)及回歸內在(Homecoming: Reclaiming and Championing Your Inner Child)等。
2、 其內在小孩的概念受到多人的影響,如Eric Berne、Milton Erikson、Ron Kurtz、Alice Miller、Virginia Satir及Murray Bowen等。(Bordan, 1994)
3、 內在小孩為一隱喻,目的在讓人方便理解。最終的目的在讓人更愛自己與提昇自我價值。
4、 內在小孩是不成熟的,自我中心的,有著如孩童般的害怕與焦慮的。因此我們須要成為自己的父母以照顧內在小孩。
5、 內在小孩是一過程、成長的過程、是一生的工作。重要的是能去感受那個像小孩的感受,而非是否能找到兒時記憶,童年記憶並非必需。
6、 內在小孩的核心為「我是感」(sense of I Amness),家庭中的毒性教條(toxic shame)會剝奪我是感並造成受傷小孩。
7、 父母不是神,而是受傷的人,是孩子把父母美化為神,童年是可能不快樂的,我們需要為自己快樂負責,要成為自己的父母,一個能撫慰的父母。
七、 心理綜合學派(Psychosynthesis):
1、 由阿沙鳩里(Robert Assagioli)所發展,他也曾是Freud, Jung及Maslow的同僚。其主要的努力是在整合所謂的次人格(subpersonalities)。
2、 次人格指基於生存的需要而在生命中某一時刻留存的行為、感受或想法的整體(constellation)。次人格數量無限多,有些來自集體潛意識的原型,但大部份代表的是現實已知對事物的態度,有時候,人們會過度認同某一次人格,同時過度對某次人格缺乏認同,於是讓某一次人格成為支配者而讓其他的缺乏發展或不存在。這些過度認同或缺乏認同都是在潛意識中運作,並在外成為情緒反應。
3、 心裡綜合治療的一個目標是深化個案對次人格的察覺、察覺個人與各次人格間的關係,使意識能有決定的可能,並尋得意志(Will)。
4、 另一目標是強化對看顧自我(Observing Self) 或見證者(Witness)的認同,看顧自我是自我(self)的一部份,他能無評價的掌握自我的其他部份,無偏見地傾聽各部份的聲音,同理各部份的感受,平衡各部份的需要。見證者是與所謂高層自我(Higher Self)或靈性來源(spiritual source)的連結。經由減少對次人格的過度認同,及強化見證者與中道(Center),人們可獲得內在智慧及得到更高的個人潛能。
5、 內在小孩是一次人格,要治癒內在小孩應給予一安全的環境,以視覺化的方式讓內在小孩感受到有一照顧者或父母次人格樂於提供安全的呵護與保護,重複如此的過程,可強化具養育性的父母次人格的發展。
6、 即心理綜合對內在小孩的重點在發展父母次人格。
內在小孩的類型
不同的學者或理論對內在小孩的詮釋並不一致,精神分析(包括晚近發展的客體關係理論)及心理綜合學派是兩大主流,不過「內在小孩」基本上是一種隱喻,不同學者間的主要差異在於所隱喻的對象不同,依隱喻對象的不同,內在小孩大致有五種類型,不同的類型引申出不同的治療方向:
第一種類型是將內在小孩隱喻為過去的創傷記憶,持此看法的以布雷蕭及古典溝通分析為主,視內在小孩為過去創傷記憶的投射,是防衛機轉的起源。不過古典溝通分析並沒有再將創傷記憶依時間前後細分,而以一個整體的兒童自我狀態來代表所有的創傷記憶。布雷蕭的概念則有些混淆,在「回歸內在」一書中,他將內在小孩依時間前後分為嬰兒期、幼兒期、學前期及學齡期四階段,並且以一系列問卷協助讀者辨認個人發生創傷的可能時間;但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又表示內在兒童只是一個過程,童年記憶並不重要(Bordan, 1994),不過二者皆認為由於內在小孩代表的是一種創傷記憶,因此內在小孩是不成熟的、容易害怕與焦慮的,需要加以照顧及撫慰,幫助內在小孩長大。
治療目標為找出重要的創傷記憶,這個記憶可以是對事件的記憶,或單只是情緒的記憶(覺得痛苦,但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以成熟的成人自我或內在父母來撫慰受創的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從不成熟變為成熟,不再容易擔心害怕,幫助內在小孩長大。
治療目標為找出重要的創傷記憶,這個記憶可以是對事件的記憶,或單只是情緒的記憶(覺得痛苦,但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以成熟的成人自我或內在父母來撫慰受創的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從不成熟變為成熟,不再容易擔心害怕,幫助內在小孩長大。
第二種類型以內在小孩隱喻為童年期未受傷的自我狀態,持此概念的以米西迪為代表,認為內在小孩概念較類似所謂的赤子之心,是未受傷的童年期自我狀態,隨著社會化的過程,人們隱含認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氣,因此開始嫌棄內在小孩,隱藏心中那種自發的、愛玩的、天真的心情,逐漸與內在小孩分離最後造成情緒問題,學者諾其司(Noschis,1992)甚至認為大都市中疏離的人際關係與混亂的交通,都是人們疏離了自己的內在小孩的結果。
因此治療目標即在「找回童心」,治療師應幫助案主找尋一個適當的情境,重新創造案主在孩提時所曾有過的感受(尤其是與父母相處有關的好壞感受),讓案主感受到歸屬與回家的感覺。
第三種類型為以內在小孩隱喻為一種超越的存在狀態,以容格為代表。他除了用「在裡面的小孩」來描述兒童原型,也用「神聖小孩」(divine child)來形容人的超越意識。認為神聖小孩是「一切光上的光(light above all lights),是治癒的引領者(bringer of healing)。」神聖小孩一方面面對外界非常無助,一方面又擁有超越一般人性的力量。(Hull, 1968)[user17]和前面兩種敘述不同之處在於,容格的內在小孩兼具痛苦與超越兩種特性,在面對現實的挑戰與生活的折磨時是痛苦的,在反觀內心沈靜面對內在時,又能感受存在本身的超越力量。
因此,所謂治療,並非只是撫慰痛苦的過去記憶,或是恢復童稚時的天真,而是避免依著心中的恐懼及欲望,或潛意識中的衝突生活,同時更要回歸內在本心,遵從神聖小孩的引領與期望,感受自身存在經驗的超越力量。在這裡,內在小孩就不是個需要被照顧的對象,而是具有純潔靈性的存在,能做為當事人人生的指引者的,當事人是反被內在小孩所引領的,和前兩類型相當不同。(有同感,我覺得我的內在小孩直覺相當強!常常給我當頭棒喝!)
上述三種類型其實已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心理治療目標:治療過去創傷、恢復自發與純真本性、及學習紀律與接受指引。一個成熟健康的人,在這三方面都需要有所成長,對於曾有過的心理創傷應能適當治療﹔對於過渡壓抑的自我應能逐漸放鬆﹔對於身處於社會情境中卻缺乏自律與體貼他人的人,也需要給予基本及適當程度的社會化訓練。
第四種類型視內在小孩為次人格的一種:次人格指基於生存的需要,而在生命中某一時刻留存的行為、感受或想法的整體。次人格的數量無限多,通常治療師會鼓勵案主以一種象徵性的名詞來稱呼其各種次人格,如「受害者」、「超人」、「小公主」、「受傷的小孩」、「關愛的父母」等等,所有的次人格皆應統合於一超越次人格的自我(Self)之下,人會有問題,是因為過於認同或過於忽視某一或某些次人格,同時缺乏整合各種次人格的能力。
視內在小孩為次人格的一種,即意味著內在小孩的數目很多(前三類都認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受傷的內在小孩」、「渴望父愛的內在小孩」、「追求自由的內在小孩」、「暴燥沒耐性的內在小孩」,眾多的內在小孩在個人心中不斷衝突爭執,缺乏彼此對話,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擾。所謂治療,即是協助案主的內在小孩們彼此真誠對話,讓案主在超越自我(Self)的心理位置上,整合所有內在小孩的需要。
第五種類型則認為內在小孩指一種從受傷到康復的療癒過程:此處的內在小孩指的是一種關係的改變,包括個案與治療師、個案與過去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個案和現在生活中的各種相處對象,以及個案和自己的關係。極像是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的概念,個案在與他人互動的過往經驗中,可能學習到關係是緊張、敵對、有壓力、被批評的,迫使他必須以防衛、衝突、掙扎、挑戰的態度面對外在世界,甚至以此嚴苛的態度面對自己,整個治療過程,是透過個案與治療師的互動,從與治療師的關係中感受到關係可以是自由、對等、開放與接納的,並由此良好關係中練習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自己與他人。
和其他類型最大的不同是這個類型極為重視經驗,在這個類型中,最重要的不只是案主學習如何善待自己與他人,而是經驗關係轉變的過程,案主能否持續經驗到與他人及自己的關係正在轉變,由緊張到輕鬆,由嚴苛到安適,是轉變本身所帶來的好感受產生了治療效果。
和其他類型最大的不同是這個類型極為重視經驗,在這個類型中,最重要的不只是案主學習如何善待自己與他人,而是經驗關係轉變的過程,案主能否持續經驗到與他人及自己的關係正在轉變,由緊張到輕鬆,由嚴苛到安適,是轉變本身所帶來的好感受產生了治療效果。
由於內在小孩是一種隱喻,筆者認為,對治療師而言,重要的不是要拿內在小孩來隱喻什麼,而是個案的什麼需要用內在小孩來作隱喻,以及為什麼是用內在小孩作為隱喻的名稱,而不是用其他的稱呼如傷口、天使、智慧老人等。放棄直接的指稱而以間接的隱喻進行治療,自然是想藉由人們對該隱喻的特殊感受或態度來對比原本的問題,期望因此產生新的領悟,例如以「愛情上癮症」來隱喻一個不斷追求新戀情的個案,就是期望藉由「上癮」二字所帶來的不良印象(如失控的、病態的、逃避問題的),幫助個案反省自身的問題。
同樣的,「內在小孩」這個稱呼是否具有什麼特別意義?米西迪和布雷蕭最初的動機是為了讓個案易於理解,而選用一個比較生活化的字眼來替代治療的專業術語,柯林認為會產生內在小孩的概念,是因為如夢想、希望、情緒的自由表達、活力、喜悅等這些基本人性概念,對大多數人而言,在童年時期比較有機會經驗到。
同樣的,「內在小孩」這個稱呼是否具有什麼特別意義?米西迪和布雷蕭最初的動機是為了讓個案易於理解,而選用一個比較生活化的字眼來替代治療的專業術語,柯林認為會產生內在小孩的概念,是因為如夢想、希望、情緒的自由表達、活力、喜悅等這些基本人性概念,對大多數人而言,在童年時期比較有機會經驗到。
筆者認為還有其他的原因:首先,人在受傷時總是比較脆弱及需要照顧,把這種需要照顧的脆弱心情比喻作小孩,對個案而言,就像是一重同理心的表達。其次,心理的傷害不同於身體的傷害那般清楚可見,於是照顧心理的傷害也就變得比較抽象且較難以進行,若以一個具象化的方式將傷害經驗比擬成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小孩,整個照顧的過程就變得比較容易瞭解及具體可行。第三,有些人面對心中痛苦時的反應,是自責、忽視、想辦法忘記、歸罪他人等等,而把痛苦比喻作一個受傷的小孩時,比較能引發人們想要照顧的心情。
最後,自我對話是許多治療學派所採用的技術,同時也是人們建立自我概念的重要方式,不過跟自己講話總不如跟別人講話感覺起來那麼自然,就好比許多人在小時候都有對洋娃娃或小熊說話的經驗,因此以內在小孩來象徵個人內在的某種心理狀態後再與之對話,會比要求個案直接進行自我對話來得容易操作,也較容易讓案主接受。
最後,自我對話是許多治療學派所採用的技術,同時也是人們建立自我概念的重要方式,不過跟自己講話總不如跟別人講話感覺起來那麼自然,就好比許多人在小時候都有對洋娃娃或小熊說話的經驗,因此以內在小孩來象徵個人內在的某種心理狀態後再與之對話,會比要求個案直接進行自我對話來得容易操作,也較容易讓案主接受。
重要概念
雖然對於內在小孩的看法不盡相同,但仍有其共通之處,包括:
一、 內在小孩治療法的主要治療目標在於,提昇案主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減少自憐自恨、增進自愛與自我撫慰的能力。以E. Mcgough (1991)的話說,是幫助個人與其自我建立正向的治療性關係。
二、 內在小孩治療法並沒有統一的治療步驟和技巧,因而只要基本理念一致,不同理論取向的治療師可以依其擅長的技術與步驟達成目標。如Swain(1995)使用意象法,Benton(1990)採用心理劇方法協助酗酒者及其家庭,Cameron(1991)使用個人哀傷儀式,Picucci, (1992)用角色扮演法,Guyer(1995)使用催眠加上意象法,Mcgough (1991)則透過鼓勵個案寫日記等。
三、 雖然自尊與自我價值是許多個案問題的核心議題,但時常問題的複雜性卻不是只提昇了自我價值就能立刻改變的,因此仍然需要合併使用其他治療方法。或者換個角度來說,一個個案的問題可以採用不同的理論及不同的治療方法來解決,但在處理有關個案的自尊及自我價值方面的問題時,內在小孩治療法是相當有效且好用的方法。
四、 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時,不論內在小孩所指涉的是過去創傷、童年記憶、次人格、赤子之心或內在超越力量,重要的關鍵在個案能確實指認或感受其內在小孩的存在。
五、 除了內在小孩外,治療師還需要協助案主找到內在父母(inner parents or inner adult),以持續對內在小孩進行關注。
六、 內在小孩治療法處理的是個人與自己的關係,重要的不是現在或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而是當事件發生後,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是否改變,以及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果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親近,則生活將是有活力、充滿創意與能量的;若關係是疏離的,則容易感到對生活厭倦、無力及無意義。
一、 內在小孩治療法的主要治療目標在於,提昇案主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減少自憐自恨、增進自愛與自我撫慰的能力。以E. Mcgough (1991)的話說,是幫助個人與其自我建立正向的治療性關係。
二、 內在小孩治療法並沒有統一的治療步驟和技巧,因而只要基本理念一致,不同理論取向的治療師可以依其擅長的技術與步驟達成目標。如Swain(1995)使用意象法,Benton(1990)採用心理劇方法協助酗酒者及其家庭,Cameron(1991)使用個人哀傷儀式,Picucci, (1992)用角色扮演法,Guyer(1995)使用催眠加上意象法,Mcgough (1991)則透過鼓勵個案寫日記等。
三、 雖然自尊與自我價值是許多個案問題的核心議題,但時常問題的複雜性卻不是只提昇了自我價值就能立刻改變的,因此仍然需要合併使用其他治療方法。或者換個角度來說,一個個案的問題可以採用不同的理論及不同的治療方法來解決,但在處理有關個案的自尊及自我價值方面的問題時,內在小孩治療法是相當有效且好用的方法。
四、 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時,不論內在小孩所指涉的是過去創傷、童年記憶、次人格、赤子之心或內在超越力量,重要的關鍵在個案能確實指認或感受其內在小孩的存在。
五、 除了內在小孩外,治療師還需要協助案主找到內在父母(inner parents or inner adult),以持續對內在小孩進行關注。
六、 內在小孩治療法處理的是個人與自己的關係,重要的不是現在或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而是當事件發生後,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是否改變,以及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果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親近,則生活將是有活力、充滿創意與能量的;若關係是疏離的,則容易感到對生活厭倦、無力及無意義。
結論
由於內在小孩有一致的治療目標,但並沒有統一的治療步驟與技術,甚至沒有一致的治療焦點,因此,到底是一種「治療法」或是一種「治療觀」,都仍有對話的空間。不過,從實務工作的角度來看,「內在小孩」卻絕對是深具「友善性」的詞彙,如同「心理分析」「潛意識」等詞彙能在社會大眾口中普遍流傳使用,「內在小孩」一詞也具有相同優勢,容易為人們接受,減少大眾對心理治療的畏懼感,相當有助於治療關係的推展。
另外,也由於「內在小孩」所指涉的概念有別,增加了在心理治療領域內誤解彼此對話意義的機會,因此致力統一內在小孩的意義或在對話時澄清自身使用內在小孩時所指涉的概念,是未來相當值得注意的事。
參考文獻:略
看到這裡的勇者,妳真的很愛自己的內在小孩唷∼∼
(對了,這些文獻都不是我寫的,大家不要誤會唷,感謝各界傑出人士貢獻所學讓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