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在摩登時代與史前的世界交會
 
        (原文發表於2012年10月30日,因失手刪除,重刊於2019年6月27日)長期以來,當地人便知道這個洞窟的存在,尤其青年男女更將之視為最佳的約會地點,只是沒有人知道裡頭的壁畫遠自於史前時代,因此好些人在洞窟內刻下自己的名字。一直到1901年,當人們勘查了鄰近地區名叫Les Combarelles的洞窟四天後,名叫Denis Peyrony的學校老師,親自返回洞窟以不同的眼界看待壁上的畫作。
 
        與Lascaux不同之處在於,Font-de-Gaume非常黑暗,靠著微弱的燈光,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周遭。動畫片Ice-Age裡有一段模仿史前壁畫的情節,內容敘述人類殺害長毛象的過程。但直到導覽人員的解說之後,我才了解,Cro-Magnon的人類,他們並不居住於這個洞窟內,同時這些創作並不像動畫情節般,包含打鬥、殺戮的內容,事實上,這些壁畫通常是不涉及故事敘述的。讓我驚訝異常的是,他們畫出了兩頭深情凝視的馴鹿,眼神交會,含情脈脈,這一組畫也成了Font-de-Gaume裡的代表作之一。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畢卡索與萬年前的人類靈犀一點通?
 
        在洞窟內我們同時也看到一隻隻緊緊相隨的野牛圖畫。原來,在一萬七千年前,人類拿著火炬進入洞窟,這些緊緊相隨的野牛,代表著運動,隨著火炬的光,一隻緊接一隻跟隨在人類的身後。更讓我驚訝的是,我們看到了一幅雙頭馴鹿,這似乎暗示著馴鹿頭的移轉。這讓我們立即聯想到畢卡索的現代抽象畫。沒錯,偉大的畢卡索便曾親自造訪這個洞窟,或許讓大師取經的靈感,正來自史前人類的傑作。
 
        這些畫作並不了草,當時的人利用岩壁的凹凸,作為動物身上肌肉的起伏,而天然的鐘乳石則成為四肢的最佳方式。這代表,當時的人已經擁有立體感,並且能夠以此創作。從精湛的畫功來研判,這些畫家應該在他處學習練畫,因此存在著學校。
 
        每個洞窟幾乎都有個主題動物,Font-de-Gaume裡的重點是野牛。史前藝術研究大師H. Breuil算過,裡頭共有80頭的野牛、40匹馬、23隻長毛象、17隻馴鹿及鹿、8隻歐洲野牛、4隻山羊、1隻貓、1匹狼、和1個人。此外,還包含許許多多無法解讀的符號。畫作的數量驚人無比。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山洞內不能拍照,所以上面的圖片來源是圖庫,另外,這些圖片並不是從Font-de-Gaume拍攝下來的,希望大家不要誤會了。

在火車上祈禱火車司機快快來
 
        除了Les Eyzies-De-Tayac之外,我的旅遊手冊,也以兩頁的大篇幅介紹Sarlart這個小鎮。記得當天前往Sarlart的火車嚴重慢分,一位法國女孩詢問我是否知道慢分的原因,我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她跳下火車詢問,回來後告訴我,火車之所以遲遲未能出發是因為:「我們沒有司機。」這是多麼荒謬的理由?我和她聊了起來,並告訴她我這次行程的目的地,她以在地人的身分告訴我:「Sarlart是個很可愛的小鎮。」我稍微安下了心,自己選了好地方,但心裡只能默默祈禱:「司機,快點來吧!」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直至現在,當時的驚艷仍停格在我的腦海。這次旅行的任務完美達成,在毫無準備之下,我仍舊看到了許久前的心願。曾經心中有個疑慮,擔心看過的美景越多,口味越重,而無法享受旅行帶來的新奇滋味,但是實相反,旅行次數增多,反讓我體會到,原來這個世界是如此多采多姿,如此遼闊。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I
上一則:一個人的法國行:在葡萄酒之鄉找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I 下一則:濃濃的聖誕味:歐洲最美的聖誕市集「科隆」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