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會好轉的》: 百歲長者的生活哲學

《一切都會好轉的》: 百歲長者的生活哲學

你認為,超過百歲的人,看起來應該是什麼樣子?奄奄一息、行將就木、垂垂老矣?那你就錯了!

 

一切都會好轉的》的主角~查理,作者大衛的鄰居,在他們相遇時,已年屆102歲。當時,他的身體硬朗、結實,心思敏銳、熱情,而且還在跟女朋友約會!!!

 

如此巨大的反差,吸引了大衛的注意,進而與查理,展開了一段,長達七年的豐盛的友誼。後來,大衛將查理多年的經歷與智慧,都寫在這本書中,與世人分享。

 

與查理初次見面時,他的生活,看起來比任何人都更加輕盈。但他並不是沒有經歷悲傷、痛苦、挫折與失去。

 

查理是一位醫生,是少數幾位從二戰中,存活下來的軍官。他在八歲時,因為父親意外身亡,被迫快速長大。九歲時,為了逃離戀童癖者主辦的夏令營,從火車跳下,徒步走了好幾英里的路。16歲時,與兩個朋友一起駕車,在沒有經費的狀況下,橫越了半個美國。

 

後來還發生了好多好多,讓人讀了感到「驚呆了」的事情!從查理對事件的反應,在在都可以體到,他那種勇於冒險、樂觀、永不服輸的精神!

 

然而,無論發生什麼事,他總能保持穩定、享受當下的喜悅,並專注於重要事情。此外,還有一件最困難的事情,那就是「放下不重要的一切」,並相信「一切都會好轉的」!

 

查理在生前最後10年間受訪時,與大家分享他的人生哲學。他說:

 

「我常常說:『一切都會好轉的。』不論是什麼挑戰,『你必須慢慢解決它,堅守原則,別放棄。堅持下去。在消極主義中是找不到未來的。』」

 

閱讀這本書時,我彷彿搭乘著時光機,與作者一同回顧著,查理和美國,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從經濟蕭條到繁榮、戰爭到和平時期、從年輕到衰老、喜悅與悲傷。

 

在這超過1世紀的歲月中,雖然歷經過許多憂傷與磨難,但查理在人生的最後,他選擇記住的,是其中的「快樂版本」!他並不是否認黑暗的存在,只是選擇不沈淪其中。

 

讀著查理的故事,讓我的腦中,一直浮現出《自造幸福》書中的一段話:

 

「得到幸福的方法,就是提高幸福收集的能力。」

 

每個人都過著相同的一天,一天中有好事,也有壞事。如果你把焦點,集中在負面事件上,就會得到痛苦的一天。反之,則會得到開心的一天,而查理,就是自造幸福的完全實踐者。

 

這也讓我想起《你想要的一切,宇宙早已為你預備》書中,關於對事件反應,「鐵路轉轍器」的比喻。

 

「你就像鐵路轉轍器,每一次只要有事件發生,你就會將心智活動引導向積極或消極的軌道上。即使事件傷害你或是從你身上奪走某樣東西,你依舊得負起將它引導向積極或消極軌道的工作。你決定它的未來結果。」

 

為了讓自己的人生,能活得更加幸福,我努力去相信《一切都會好轉的》。那你呢?你願意相信嗎?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4年第44本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一切都會好轉的》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shoppingfun.co/3E26L

上一則:擔心它,不如好好使用它:《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 下一則:《鬆弛感》:遠離精神內耗,開啟自洽人生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