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秋燥氣息越發明顯,民眾常有咳嗽、皮膚乾燥等不適情況。中醫師指出,避免秋燥宜先養生,除多補充水分外,飲食上應避免辛、辣,多用「白色食物」溫補,或吃些帶酸味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以達到滋陰潤燥效果。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立秋」之後,秋季燥氣讓人心煩困擾,通常這段期間,民眾常會有5大秋燥症狀,包括:口角發炎、皮膚乾裂、鼻出血、便祕與哮喘燥咳等,千萬別輕忽。
秋燥養陰 潤燥3聖品
一般而言,體質偏燥、年紀大、常熬夜、不當飲食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秋燥症狀;若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解身體的渴。建議可多吃滋陰潤燥3大食材,來滋潤五臟六腑,以預防及緩解秋燥不適。
1.百合:百合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甘,微寒,入心、肺經,多用於潤肺止咳、寧心安神,具有止咳作用,有益肺臟及呼吸系統。
2.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經,具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
3.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秋燥襲人時,出現口渴、便秘、乾咳等症狀,可多食梨。
秋燥傷肺 養生3秘訣
中醫師陳潮宗強調,由於秋燥傷肺,建議民眾可把握3大養生秘訣,1.飲食上:少吃易上火食物;2.作息上:盡量晚上11點前就寢;3.多運動:可增加身體抵抗力。同時,也可喝些秋季養生茶滋陰潤肺。
1.少吃上火食物:避免辛辣如蔥、薑、蒜,以免助長火氣,可多吃白色食物,如水梨、蓮藕、銀耳、百合、蓮子等,或可多吃帶酸味食物如山楂、柚子等,可增加體液分泌,達到滋陰潤燥功效。
2.晚上11點前睡: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勿超過11點、甚至12點才睡,熬夜會不利於健康。建議睡前可按壓合谷、三陰交等2穴位助好眠。
a.合谷穴:(打開虎口,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可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咳嗽。
b.三陰交穴:(腳踝內側最高點,往上三吋,即約四指寬的位置):可多生津液,減少口乾便祕等。
3.運動增抵抗力:多運動可幫助心情變好。由於秋天早晚溫差大,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或小孩,易受溫差影響引起感冒、咳嗽、氣喘等,也應適度運動來增加抵抗力,但要做好暖身及避免流汗後吹風。
養生茶/滋陰潤肺
食材:北沙參、麥門冬各3錢、玉竹、菊花各2錢,加上北五味子1錢。
功效:滋陰潤肺去秋燥。
提醒:當出現咳嗽、過敏等症狀時,最好就醫看診,喝養生茶無法治好感冒。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13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