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時下流行的各種減重飲食,可說是琳瑯滿目,不少人也正在嘗試中。網路上說:「防彈咖啡減肥法,只要天天早上喝一杯,就能看見馬甲線」;還有人說:「脂肪炸彈減肥法,能平息憤怒的脂肪」,到底是否真的如此神奇?有什麼地雷要注意?
宣稱可以有效減體重的時尚飲食,起源於1930年代,往往是通過不均衡的飲食型態,以不需運動,即可減輕體重,或達到其他健康益處為目的。紐約營養學博士白小良在新書《別讓錯誤的營養觀害了你2:你吃進的是營養還是負擔?》中表示,時尚飲食宣稱可以燃燒體脂肪,事實上減掉的體重主要來自流失的水分及肌肉重量。如果過度強調有效,但是缺乏科學健全證據基礎之下,其實仍有疑義需注意。
以下是常見6種時下流行的減重飲食重點:
★1.生酮飲食:
在短時間內經由改變身體代謝途徑來減輕體重,通過降低體內胰島素濃度,並將體內主要能量來源從醣轉換為酮,而誘導不同的代謝途徑。不同於阿特金斯吃肉飲食或其他低醣飲食,生酮飲食的醣攝取量,並不會逐步增加,以確保生理代謝停留在酮症狀態中。典型的生酮飲食,醣的總攝取量通常少於30公克,或僅有總熱量的5%。
即使生酮飲食沒有刻意限制熱量,但酮的存在會抑制食慾,而減少熱量的攝取。雖然,針對13個研究的大量數據加以分析,發現生酮飲食雖可減少體重和體脂肪,且減少因超重或肥胖者引發的發炎症和疾病危險因素指標,但隱藏的健康危機卻不可忽視。
★2.脂肪炸彈減肥法:
加強攝取蛋白質、堅果和堅果醬,以及一些天然的醣類。這種飲食法讓人有飽足感,容許攝取少量醣類,但仍然是低醣、高蛋白和高油脂飲食。脂肪炸彈減肥法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和其他時尚減肥飲食大同小異,在短期內雖然可有效減輕體重,但長期來看,復重、體脂肪增加的機率仍然很高。
★3.防彈咖啡:
防彈咖啡原理和「生酮飲食」非常接近,限制醣的攝取以減輕體重。用特製的咖啡作為早餐,調配方法為:在一杯240CC有機黑咖啡中,加上一到二湯匙的無鹽牧草飼育奶油,與一到二茶匙的中鏈三酸甘油酯或有機椰子油,接著放入果汁機攪打成拿鐵狀。或在一杯黑咖啡內,加入一湯匙奶油和一湯匙椰子油攪拌。這種減肥方法會降低新陳代謝,減重效果也隨著停滯,甚至要擔心有復胖的危機。
★4.減醣飲食:
低醣飲食的重點是增加蛋白質的攝取,包括肉類、家禽、魚和蛋,以及一些非澱粉類蔬菜;通常排除或限制大多數的穀物、豆類、水果、麵包、糖果、義大利麵和澱粉類蔬菜,有時還包括堅果和種子。
典型的低醣飲食並沒有特別限定醣攝取量,其範圍為20~60公克,某些低醣飲食計畫允許攝取少量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然而,突然大幅度減少攝取醣類,可能會出現某些暫時性影響健康的症狀,包括頭痛、口臭、虛弱、肌肉痙攣、疲勞、紅疹、便祕或腹瀉。
★5.辟穀減肥法:
斷穀3天以上稱為辟穀,在斷穀期間,完全不吃米飯、麵食等穀類雜糧,但可適量攝取植物性食物如水果和蔬菜,以不感到口渴和飢餓為主,忌吃到飽。這種飲食法宣稱通過辟穀,能清除由飲食進入身體而造成和遺留的毒素,通過自身能量消耗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可以消耗體內脂肪和重新調節、增強生理功能。目前沒有科學研究證據證明其宣稱的效果。
★6.輕斷食:
輕斷食或稱隔日禁食,又稱5:2飲食,是源自於英國的「隔日間歇性斷食法」,原理為一星期中選擇不連續2天,嚴格控制熱量攝取在5百~6百卡,而其他5天則為正常飲食。外界宣稱,實踐輕斷食可藉由整體熱量攝取不足,達到減肥效果,而且斷食可排出體內毒素、老舊細胞。然而根據研究,比起均衡飲食,輕斷食不見得能減輕更多的體重,且輕斷食並不能達到排毒的功效。
《原來如此》
以上各種時尚飲食法,經常排除某些提供身體主要營養素的食物,可能導致脫水、虛弱、疲勞、噁心、頭痛、便祕,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取不足等症狀。
98%試圖減輕體重者在5年內會有體重回增現象。在飲食計畫結束後,容易恢復舊有飲食習慣,因此減重效果無法持續;而且強制限制某些食物,反而有可能會導致暴飲暴食。
《跟著營養專家這麼做》:
營養學博士白小良表示,無論想嘗試生酮飲食、脂肪炸彈減肥法等時尚減肥法,都需要由醫師檢查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正在服用的藥物,以確定某種減重飲食法,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再由營養師指導進行。
在實行任何時尚減肥法之前,必須認清快速減重是無法長期持續。當重新回到正常飲食時,體重必會反彈。聲稱不需要運動就能減輕體重的減肥法,對於整體健康而言,絶對不是最好的,甚至有害。
健康且效果長久的減重方式,需遵行以下4點原則:
1減少食物攝取量。
2多喝水。
3多運動。
4多吃蔬菜水果和加工少、能看到原形的食物。
依據此飲食原則減重,不但可以明顯減輕體重,甚至能有效預防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還有某些癌症、糖尿病、中風、骨質疏鬆症等。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1/581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