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去過動物園。」我理直氣壯的說著。身旁的人驚訝地用奇蹟又帶點同情的眼神看著我,不斷地再三確定這件事。不管,Jean到台北的第一件事除了吃美食就是想去木柵動物園。
氣象報告又"出槌",說有寒流過境的年初五,天空卻掛了一顆火熱的太陽,害得穿了高領和毛衣再加風衣的我只好一脫再脫,終於涼快一些些。搭乘木柵線捷運,在動物園站下車。
哇咧~真的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入境就要隨俗,在大台北的生活和休閒就是都要排隊。
花了十幾分鐘買門票,全票60元,下午三點整入園。
無尾熊館
1999年8月,來自澳洲黃金海岸庫倫賓保護區的兩隻公無尾熊 -「哈雷」和「派翠克」,代表城市友誼並肩負保育教育使命來到臺北;另外兩隻母無尾熊-「麗琪」和「夏娃」也在2001年9月 到來;2003年8月,「麗琪」 順利產下小無尾熊「Q比」;2004年10月,再來一對「珍珠」和「Matty」...
好可愛的Q比,趴在玻璃上看無尾熊的Jean像小孩子一般笑得好開心。
園區很大,一次逛完很辛苦;動物很多,一次看盡很疲累! 所以我們搭小火車從山坡上往下走,你猜猜看要多少錢?!...5元而已。不過排隊的人潮已經看不到盡頭,打發時間到處看看,發現牆上掛著兩隻無尾熊娃娃一副快跌下來就覺得逗趣、可愛。
~小火車出發囉~
今天我才知道烏龜也有小雞雞。難道,第三類組是念假的嗎?!
好一隻大鬣蜥,站起來比我高囉!
灰狼,肉食性,狼是狗的祖先,狗是約12000年前在中亞由狼馴養而來的。狼群平均是7-8隻,通常是雙親和其子女,再加上一些近親。為了避免打鬥造成嚴重受傷,狼群以位序來維持社會秩序。最強壯者便是位階最高者,其他個體必須服從牠。
企鵝館
國王企鵝,體長94-95公分,體重9-15公斤。園內於2001年9月18日由1號企鵝媽媽和3號企鵝爸爸成功繁殖國王企鵝「黑麻糬」。
黑腳企鵝,體長68-70公分。黑腳企鵝成鳥在海裡聚集成群共同捕魚,可潛水至海底130公尺處。族群消失的原因與所吃的魚被大量捕捉有關。誤入魚網的意外則難以計算。
館內不能拍照,只好館外跟國王企鵝娃娃合照。還有,坐著也不能放過我的最愛史努比。
臉部像戴彩色面具的小熊貓。
小貓熊,雜食性,興奮時會有麝香的氣味從肛門排出,牠們會用肛門部位摩擦物體,留下氣味來宣示領域,會成對或整個家庭共同活動。
北美浣熊。
雜食性,浣熊棲息在茂密的森林或灌叢中,通常會靠近水源居住;夜行性的動物,擅長爬樹及游泳。食物通常是由前肢送入口中的,有時候會把食物用水清洗過再吃,但並非一定如此,但也為牠博得「浣熊」之名(「浣」意思為「洗滌」)。
黑尾草原犬鼠
「好肥好大喔!」一旁的媽媽對小朋友說不能好吃懶做會跟牠一樣...這應該不是也在暗示我吧!
雜食性,本園餵食蘋果、番石榴、吐司麵包、胡蘿蔔、葵瓜子、維生素E、綜合維生素、碳酸鈣粉。黑尾草原犬鼠的天敵包括鷹、截尾貓、狐狸、土狼、鼬和人類。當有敵害離去時,牠們會整群一起跳躍、高舉前肢並發出吠叫聲,科學家稱為「Jump-yip Display」(跳躍吠叫展示)。
大衛神父鹿,俗名"四不像"看見這場景,讓我想起哈利波特所招喚出來的護法。 呵呵呵~想像力豐富。
大衛神父鹿雖以大衛神父命名,但卻是道地中國產的鹿,早年豢養在皇家的獵苑中,野外族群早於1700年前就已絕跡。目前各動物園裡的大衛神父鹿,全是由1920年歐洲的貝德福公爵11世所保有的18隻個體所繁衍的後代。
美洲野牛,草食性。美洲野牛一度因白人在美洲西部的開拓活動,在60年間從上千萬頭被屠殺剩下500多頭。1890年美國政府緊急立法禁止獵殺野牛,並劃定保護區保護美洲野牛和印地安族群文化。
哇~白犀牛的糞便跟人頭一樣大,這絕對是個危險的武器。
牠們應該沒洗過澡,臭氣衝天。白犀牛變黑犀牛了
格利威斑馬,為最大的野生馬,以草為主,成熟的雄斑馬具有領域性,牠們會利用糞便來標示自己的領域,斑馬的領域是草食動物中面積最大的,他們為了要吸引雌斑馬來交配,才會維持這麼大的領域。
木柵動物園真的好大,我大概走了兩個小時也走不完,五點整動物園要結束營業了,還找不到我的長頸鹿和袋鼠...我在想牠們會不會像卡通片一樣回宿舍算錢休息去了。不過2006逛動物園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回家後老爸問我去哪裡玩,我驕傲地說去木柵動物園看動物,老爸說:「妳小時候我就帶妳去過圓山動物園看過啦」。不管,我沒去過、我沒去過啦~
想看看動物現在正在做些什麼嗎?讓攝影機為您捕捉即時影像,每日播映時間9:00-17:00。
相關資料來源:台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