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simple_html_dom__voku__html_wrapper____>
Canon 50D+Canon 10-22mm
一早在民宿吃完早餐後,隨即跳上摩托車開始一天的行程,
第一次停留在距離民宿不遠處的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綠洲山莊、人權文化園區、人權紀念公園僅僅相依在一塊,
其實從公館鼻開始,包括將軍岩、人權紀念公園(含人權紀念碑)、綠洲山莊、
莊敬營區(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直至牛頭山、燕子硿等,
總面積約32公頃,原稱綠島人權紀念園區,
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理;
2006年元旦起,改由行政院文建會接管,2007年改稱綠島文化園區。
好多鍋牛爬滿石頭上。
爬滿青苔的大石上,秀著紅色顯眼字體-綠洲山莊,是最顯眼的路標。
入口處,是一棟行政大樓,兩側牆壁張貼著一些照片與介紹,
進入後,即可看到諾大寬廣的園區,想像著當時思想犯就安置其中的情懷。
綠洲山莊為白色恐怖時代中的產物,
起於1970年的台東「泰源事件」,國民黨政府於綠島「新生訓導處」西側建造一座高牆式監獄-「綠洲山莊」,
1972年完工後, 陸續將泰源監獄與各地軍事監獄中的思想犯遷移至此進行感化教育與思想改造;
直到1987年戒嚴後綠洲山莊從此廢置。
2002年12月完成園區先行展示工程,開放綠洲山莊及人權紀念碑公園,供外界參觀,
建設為一兼具保存歷史相應文化空間、人權文化、景觀及綠島人文記憶等功能的文化園區。
受刑人是否也曾如此仰望著高牆外的世界與天空呢,嚮往著自由。
白色長廊兩側有許多綠門的房間,此為獨居房,
沉悶的空氣,加重被拘禁的雜亂心情,監獄中的監獄,關住了許多自由的意念。
狹隘的空間,吃喝拉撒幾乎都在裡頭完成,唯一聯繫外頭世界,只有一雙眼的範圍,
從觀望窗中透出去的世界,拘禁久了,或許不只是身體上的不自由,
更是心靈上的無形的枷鎖,慢慢的將所有的想法給消磨。
園區中央處有一大禮堂,裡頭展示許多的珍貴史料,
讓來訪的遊客更認識台灣人權的發展及歷史,每一幅畫面,
在在顯示出身處狹小監房內的煎熬、痛苦、喘不過氣的不自由,
透過照片,才有辦法想像。
另外一棟也是獄所,入門首先抓緊注意力的是這八卦樓,頂部採格狀鏤空天窗,
讓灰暗的監獄內多了幾絲灑進的溫暖陽光。
八卦樓分為一、二樓,共分為八區,大小牢房共52間,
建築呈現四翼開展的放射狀,伸出四棟監舍,每一條長廊兩邊一樣是囚房,
為了更讓來訪的遊客了解受刑人的活動,特立許多人型紙牌於囚房內,
陳設出當時的畫面。
內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監牢生活實景模型展示,老舊的欄杆,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模擬的犯人生活情景。
而四周的草地跟空地則是供犯人放風之用。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內非常寬廣,可以欣賞的資料與環境也很豐富,
慢慢觀賞可耗上許多時間,鮮少能參訪如此精采的獄中生活與環境,
藉此機會更了解並引以為鑑,值得來逛逛。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http://gicp.nat.gov.tw/intro.aspx
預約電話:089-671-095
開放時間:08:00-18:00 (5~9月) 08:30-17:00(10-4月)
導覽時間:09:30/10:30/14:00/15:00/16:00
參觀方式:10人以上團體可預約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