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正式抽脂體雕與非侵入性溶脂

談正式抽脂體雕與非侵入性溶脂

文/ 蕭正偉醫師


冷凍溶脂、VASER威塑脂肪雕刻、電波馬甲儀有效嗎?

安全手術抽脂+完美雕塑才是主流

體雕方式越來越流行,包括非侵入性及外科手術抽脂,對於想要達到身材整體雕塑及實際脂肪去除,手術的抽脂塑身在世界各國仍然是選擇的主流;非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因缺乏整形外科手術專業訓練,只能刻意強調非侵入性,如冷凍溶脂;或強調抽脂輔助工具,如雷射溶脂、水刀抽脂及近來媒體所謂VASER威塑脂肪雕刻等功效...若要達到塑身的要求,還是需要靠正統有經驗的整形外科醫師將脂肪完全抽出,達成安全抽脂及完美雕塑。

又如近來媒體大肆報導侵入性「VASER威塑脂肪雕刻」及非侵入性「冷凍溶脂」,到底有沒有效果?是否可以取代手術抽脂?還是只是媒體宣傳曇花一現而已?威塑Vaser脂肪雕刻,它是一種侵入性體內超音波溶脂,利用低頻36000赫茲頻率超音波去撕裂脂肪組織;雷射溶脂利用光能轉變為熱能去溶解脂肪,在大面積抽脂,這些都可做為正式手術抽脂的輔助工具,最重要還是要將脂肪完全抽出,才能達成抽脂塑身體雕完美效果。


深入剖析1:非侵入性除脂法,整體雕塑效果有限

非侵入性的方法分為六大類:

1. 高頻電波去除脂肪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2. 低能量體外雷射 (low-level external laser therapy)
3. 注射溶脂 (injection lipolysis)
4. 冷凍溶脂 (cryolipolysis)
5. 低強度非熱性超音波 (low-intensity/low-frequency nonthermal ultrasound)
6.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HIFU) 等...

談正式抽脂體雕與非侵入性溶脂


高頻電波去除脂肪,無法深入脂肪深層

市面上俗稱電波馬甲儀,其原理藉由熱能破壞脂肪細胞,須多次治療,對於橘皮及淺層分佈不均的脂肪有些微改善效果,但若要減少深層脂肪厚度需借由抽脂手術改善。

談正式抽脂體雕與非侵入性溶脂


冷凍溶脂:適用局部,需多次治療,無法整體雕塑

一次治療效果可能不到正式抽脂手術的1/10,且適用範圍又有侷限性,不能適用於大腿;在腹部以同樣治療範圍做比較,其效果遠不如外科手術抽脂,且仍會有疼痛、紅腫、瘀血,水腫等副作用。據文獻指出冷凍溶脂其原理藉由充滿循環冰凍的溶液管(控制在-7度),附著在銅板上,藉由凸出的銅板緊緊hold住皮膚表面,使脂肪細胞溫度降至零下2度~攝氏7度,凍結脂肪細胞內的脂肪,經過炎性過程使脂肪細胞死亡,炎性過程研究據Avram MM, Lasers Surg Med41:703-708(2009)臨床研究顯示,炎性反應約在3天開始,14天達到高峰期,14-30天巨噬細胞及吞噬細胞會將死去的細胞吞噬,這些過程一直持續到90天,約4-6個月治療區內的淺層脂肪可減少10-20%,有些許的改善,但對於想要整體雕塑的患者,雖經多次冷凍溶脂治療,但其結果往往滿意度不高,最好同時加上抽脂手術一次將脂肪完全抽出才能達到完美效果。

市面上冷凍溶脂只適用於腰、腹部,且受限於機器銅板緊貼壓迫的範圍內,有些區域位於兩個治療區之間,常會忽略到,無法徹底改善。因此做完冷凍溶脂後,在腹部不管治療區或冷凍溶脂未做到的非治療區,都需藉由外科抽脂徹底將脂肪抽出,尤其對於常見的大腿抽脂或蝴蝶袖等其他部位,冷凍溶脂皆無法使用在這些部位。


深入剖析2:非侵入性超音波體雕,無法整體雕塑

使用在體雕分為兩大類:

1. 低能量低頻率非熱性超音波
2.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目前在美國FDA正在做人體臨床試驗(under FDA review),但已經可在加拿大及歐洲使用。

低能量低頻率非熱性超音波:它利用機械式壓力產生壓縮compression cycle(正壓)及伸展expansion cycle(負壓)交替循環,使其空洞化(cavitation)去分解脂肪組織,其頻率較低(200KHz),低能量(low intensity)17.5W/cm2,如 Ultrashape contour I system(第三代)。高強度聚焦超音波:運用高頻率、高強度造成局部快速熱能,由於超音波光束的非線性效果,可增強熱能速度數倍。頻率約2 MHz,強度超過1000W/cm2,高頻波長約1mm,更能使超音波光束聚焦,如在2MHz聚焦的HIFU光束,可調控深度及產生熱能,在脂肪組織可造成10mm深度及1mm直徑的效果,會造成廣泛性的收縮膠原纖維,脂肪細胞的凝固壞死,每個治療區需45分鐘-1小時,臨床效果約2週開始顯現,3個月效果最好,能解決淺層脂肪1cm厚度,對於深層脂肪仍無法改善,其結果比冷凍吸脂稍好,但對於整體雕塑的患者,滿意度不高。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適用於腰、腹部,有些許改善效果,對於大腿無法適用。高頻電波去除脂肪(radiofrequency ablation)、低能量體外雷射(low-level external laser therapy)、注射溶脂(injection lipolysis)這三種有較多的副作用,結果難以預期,且會引起劇烈疼痛、血腫、過敏反應、壞死、疤痕等。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要深切了解各種非侵入性溶脂的原理及其侷限性,以及各種輔助工具(電動輔助、水刀、超音波、雷射溶脂、超音波輔助)用途的優劣點,才不至於反而成為障礙,而忽略了抽脂成功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蕭正偉醫師總結:

不管選擇任何方式,消費者必須了解,萬變不離其宗,若要達到塑身的要求,還是需要靠外科手術抽脂將脂肪抽出,至於這六種非侵入性方法,其適用範圍在局部,只能改善部分局部肥胖及些許淺層脂肪,無法處理深層脂肪,即使經過多次治療也無法達到真正抽脂塑身的效果;在大面積抽脂時,侵入性威塑脂肪雕刻(利用超音波原理)、雷射溶脂(光能轉變為熱能)、水刀抽脂及機器輔助抽脂等都可做為正式抽脂的輔助工具。






 

下一則:抽脂前3D模擬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