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棟
自體脂肪面部填充是最近幾年很流行的治療方式,因此有大量的求美者接受過相關的手術,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對結果都很滿意;有些人是因為填充過多,有的是存活不均勻,有的是填充後造成鬆垂等等狀況。這也導致了很多的求美者在求診時,希望能夠將填入的脂肪處理掉,類似的課題,以前的文章有提到一部份,今天我們來詳述我個人的處理經驗。
一般來說,面部自體脂肪主要用於改善面部有凹陷的求美者,例如顳部凹陷、中面部凹陷、額部凹陷或是面頰凹陷等部位的填充;當然,隨著市場推動的力度加強,就有了一些適應症以外的治療,例如,有些求美者面部並不是特別的凹陷,只是脂肪墊下垂後形成的淚溝、法令紋及臉頰凹陷,有些醫生或是諮詢師不明究理,就建議填充了脂肪,這類的求美者也佔有很大的一部份的案例。
對於脂肪填充過多或是脂肪存活不均勻,我們主要是處理脂肪;對於填充後鬆垂的問題主要是處理支撐纖維,這兩個問題看似獨立,但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很難分開處理,處理的方式不外乎傳統吸脂、雷射溶脂、消脂針、埋線(蛋白線)消脂或是體外聲光電儀器,我們以下來分項討論:
傳統吸脂法,一般來說,就是使用常規的吸脂方法,將脂肪細胞全面式的抽取出來,這種方法破壞性強,對於組織的損傷嚴重,不僅會將植入的脂肪破壞掉,也會將原本的正常原位脂肪也破壞;除此之外,深層的支撐纖維也會受到破壞。這種手術方式常見的就是術後效果立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延,凹凸不平還有鬆垂的問題,會愈來愈明顯,因此選擇此方法需慎之再慎。
雷射溶脂法,單純的雷射溶脂是利用雷射的光熱或是脈衝效應來達到破壞脂肪的效果,利用雷射來照射脂肪,可以將脂肪破壞,之後靠著面部淋巴循環將脂肪酸或三酸甘油酯帶入肝臟代謝,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破壞損傷較傳統吸脂少,而且光熱效應能有效的收緊皮膚,不會有鬆垂的問題;缺點是單靠局部淋巴循環很難控制效果,而且游離脂肪酸和三酸甘油酯本身就是很強的細胞刺激劑,引發免疫後,容易形成硬節,甚至凹陷。而且自體脂肪大多數的填充方法是在皮下,因此操作雷射時也傾向走在淺層的皮下,太淺的雷射照射是有燙傷的可能性,操作時需要有一定的經驗。
以我個人的經驗,建議在使用雷射照射前先使用的鈍頭吸脂管先做皮下的鬆解,一般使用2.5或3.0mm,以短平快的方式鬆解脂肪團,並於過程中使用低負壓的手動吸脂,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的將脂團鬆動,創造多維的空洞,便於細小的光纖管進入,更能完全發揮雷射照射的效果,這樣結合鬆解和雷射照射,可以將面積較大的脂肪注射做一個完整的處理,這樣的處理方式既解決了脂肪代謝不易控制的問題,也可以加強皮膚的緊實度。
消脂針或融脂針,是利用Phosphatidyl Choline(卵磷脂)來破壞脂肪、L-carnitine(左旋肉鹼),或是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增加脂肪代謝,來達到處理過多脂肪細胞的效果,這種方法可能會讓組織纖維鬆軟,增加術後鬆垂的可能性,小部位使用是可以嘗試,但是大面積或面中部則不建議。
埋線法,一般來說就是使用PPDO線(蛋白線)來植入皮下,因為PPDO線材可引發生物刺激效應,吸引大量的免疫細胞聚集,從而釋放免疫因子來刺激脂肪細胞縮小,同時可以誘發膠原蛋白增生,產生收緊皮膚的效果,因此不管是大面積的額部或是承重的脂肪墊,或是局部不均勻的部份,都可以有效的改善脂肪細胞過多或鬆垂的問題,這個技術的好處是方便操作,沒有什麼恢復期,一般不建議使用粗的線,最好採用29G的細線植入皮下,增加接觸面積,效果更佳。
體外聲光電治療,這類方法主要是是利用不同原理的產熱儀器來處理脂肪和鬆弛的問題,超聲刀一般來說針對深層的脂肪,雷射或是射頻主要針對淺層,針對脂肪加熱後可以刺激脂肪細胞的縮小,同時也可以緊實皮膚,但這類的治療需要少量多次的處理,以避免過熱造成燙傷的可能性。
自體脂肪面部填充對於大面積的凹陷是一個相當好的治療項目,我們希望患者因為這項治療而變得更美、更年輕,因此選擇合適的患者是最重要的事,唯有選擇適當的求美者,才可以將這項治療的效果發揮到極致;以上的處理方式是我的一些個人經驗,期待大家只是備而不用,願每個求美者都可以享受高品質的醫美,與大家共勉之。
陳世棟 醫師
從事醫療工作多年,是義大利DEKA公司激光溶脂國際訓練講師及以色列ALMA(深藍)國際訓練講師,為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學全書《微創美容外科學》編者之一,也是台灣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及美容外科教育長,長期從事醫學美容臨床及教學工作。本身有外科、內科及醫學工程專業背景,專研於先進的醫美技術開發,在激光溶脂、自體脂肪移植、幹細胞治療、端粒酶抗衰老治療及複合式無痕微整形等都有非常精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