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的顏值管理

演算法的顏值管理

撰文/楊錦華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跟「演算法」息息相關!不論從日常中的食衣住行、生產製造乃至於服務,甚至連高科技、數位科技的運算都被影響著。舉例來說,從食物的耕種、採收、再製,每畝地應該栽種多少才能在數量品質之間達到巔峰;怎麼採收才能在最短時間和最少人力收成;再製過程添加的原料、濃度配比等,都運用到演算法。大眾交通出行也是同理,計算路線的人口、沿途土地功能進行計算派車的頻率與路線,以及車站設點、停靠時間等等,都與演算法有關。

 

 

 


 

 

美容保養運用「演算法」達成高顏值

日常化妝保養品的演算,從一般廣告宣傳上便能發現,比如某產品會宣稱「配方」、「濃度」、「成分」。針對不同膚質添加不同成份濃度,甚至連保養流程、使用順序、推出系列產品和使用量,都運用到演算法。

 

一般而言,各種品牌的日常保養品是針對「非病理性皮膚」,因此產品會以傳統分類做為區別,「傳統分類」有乾性、油性、混合性、中性,分類完肌膚特性再加上適用年齡層及特定需求如美白、除皺、緊實、提升、塑型、去痘、敏弱…等,有些品牌也為男性推出專用系列。

 

這一切都經過「實驗室」、「研究所」精密的演算法得出。就連包裝也是一門學問,透過客戶分析設計,搭配顏色及容易使用的包裝,使消費者產生好感,進而獲得顧客「信任」,就連價格也是重要的因素。

 

 

 

容易忽略的「三大肌膚因素」

肌膚會被眾多因素所影響,而你往往不自知「環境、生理狀態、情緒轉變」都與之息息相關。在種種原因影響下,皮膚的某些「性質」會有更明顯的表現,比如出油、冒痘痘、發炎等。因此在肌膚保養上要知道正確的保養流程及保養品。

 

許多消費者自行購買護膚品使用,除了具有功能性的產品,常見的狀況是讓皮膚短暫出現不適,長期下來,肌膚也無法承受種種不當的慢性傷害。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很多消費者就連自己的肌膚型態與「狀態」都不能辨識,因此使用錯誤的「產品、方法、流程」持續的傷害肌膚而不自知。

 

讓人擔心的情況是,現在醫學美容盛行,面對各類光電療程、中胚層治療法、醫美級、高濃度或特殊成分等,消費者毫無招架之力!舉例而言,許多醫美推出的治療都屬於「分段分次」的方式,然而在「銷售環節中、治療次數、使用設備和術後保養品」在每個人的方案裡沒有很大區別。甚至很多機構提供消費者護膚方案前,根本沒有對皮膚進行「檢測」與「分類」,也就是說,不論在中性、乾性、油性、敏感性程度、皺紋狀態、斑點深淺等各類皮膚類型,所「推薦」的週期方案、總和次數、結合設備都一視同仁。但專業的醫師或診所會依據消費者的狀態給予專業性的差異治療,因此消費者選擇真正能站在自己肌膚狀況的醫療機構是必須重視的要點。簡單的說,面對肌膚不同的類型,應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

 

 

 

應用「演算法」管理美肌

運用演算法的思維管理皮膚美學並不是空泛的概念,管理皮膚有四大要素「養、護、治、維」,透過保養、護理、治療、維持達到高顏值,而這四大要素都緊緊環扣演算法的概念。

 

從演算法最基本的運算邏輯:「加、減、乘、除」來說,清潔卸洗是「減法」;使用精華、乳液等是「加法」;去角質則是「除法」;使用功能性產品以及居家儀器導入則是「乘法」。

 

醫美診所、美容SPA門店除了有加減乘除外,還會導入「公式」、「程式」:什麼樣的功能療程應該做幾次、間隔多久、治療強度、治療週期等,配合產品、手法等就能稱為公式或程式的治療概念。

 

 

 

…………….. Tips …………….

真正的皮膚病理治療其中會包含更多因素,比如使用藥物的濃度、是否具有排斥過敏的、使用藥物的天數……,我們就可以定義為方程式或指數概念。其實只要抓住一個重點即可:我的皮膚現在是什麼類型,遇到什麼狀況(定義問題),想要達到什麼合理的目標(答案),應該使用什麼方式、產品、設備、甚至藥物,平日居家保養又應該怎麼做…?(各種運算結合)透過提供的解方與答案進行匹配,並檢視皮膚本身的狀態是否合理可行,消費者能否接受與認同,如果達成共識,那剩下的就是付出「時間代價」以及支付產品與技術的服務費用。

 

 

 

 

演算法的顏值管理

美的達人 楊錦華

兩岸醫美經營管理專家、深耕美業十餘年,具備敏銳市場觀察能力

上海漾萊 董事總經理

漾萊學院創辦人

漾程式皮膚管理 創辦人

美加時尚顏值知識分享平台 創辦人

 

 

 

 

 

上一則:牙齒再生與植入幹細胞 下一則:韓流診所 為臉蛋打造時尚光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