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
攝護腺癌在過去以60歲以上患者佔大多數,然而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壓力變大,癌症好發年齡也有逐漸下修的趨勢,中、壯年的患者亦不在少數。義大醫院外科部部長暨泌尿科主任林嘉祥表示,傳統攝護腺切除手術可能帶來的尿失禁及性功能失常風險,對這些相對年輕的患者,心理上造成極大負擔,有時甚至會恐慌、失眠,也有些人因此而拒絕接受手術治療。
▲醫療科技一直在進步,手術儀器發展日新月異,「動手術」已不再像過去那樣耗時費力。
手術不再可怕 微創手術有效減少後遺症發生
事實上,醫療科技一直在進步,手術儀器發展日新月異,「動手術」已不再像過去那樣耗時費力。耕莘醫院外科部主任廖俊厚指出,目前攝護腺癌手術可分成三大類:
1.傳統攝護腺根除術
在肚臍下劃一長傷口,以手執刀將攝護腺完整切除。缺點在於傷口大、恢復時間較長,再加上攝護腺位於骨盆腔深處,手術空間受侷限,因此出血量也會相對較多。
2.腹腔鏡攝護腺切除術
腹腔鏡的使用方式簡單來說有點像「筷子」,在下腹部製造5-6個小洞後,將這些「筷子」伸入,於骨盆腔內進行手術。雖傷口變小,但因手術角度受限故無法進行精細的切除,仍有後遺症風險。
3.達文西攝護腺切除術
同樣在下腹部製造5-6個小洞,醫師於遠端操作機械手臂進行手術,手臂上有可靈活轉動的機械關節,協助醫師進行更加精細的切除,避免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及血管,降低術後如尿失禁、性功能異常等後遺症發生的機率。
▲義大醫院外科部部長暨泌尿科主任林嘉祥(中)
恢復期會不會很長? 醫:依術式、醫師經驗而異
有些患者因仍有工作需求,會擔心術後所需恢復時間太長,導致工作排程受影響。林嘉祥主任說,施作傳統手術後要恢復到能完全重回工作崗位,約需花一個月的時間;而腹腔鏡及達文西手術因傷口較小,一般術後隔天患者就可以下床行走,尤其達文西手術,因醫師執刀時的視野相當清楚,可確實避開尿道、周邊血管甚至神經,不僅協助患者在工作上快速接軌,術後也可能不用到一個月,就能重拾打球、爬山等休閒活動。
另外,林嘉祥主任提醒,要縮短恢復時間除了術式的選擇之外,與執刀醫師的經驗及患者健康狀態也都有關聯。若患者本身有肥胖或三高問題,傷口恢復速度即可能較一般人慢一些,因此,平時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也相當重要。
▲耕莘醫院外科部主任廖俊厚(中)
預防勝於治療 調整作息搭配定時篩檢
不論是何種癌症,都應提倡「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廖俊厚主任表示,攝護腺癌風險與年齡、遺傳、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雖年齡增長與遺傳無法避免,但民眾仍可從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來下手。首先,減少攝取西化飲食及避免久坐,因坐姿會壓迫到攝護腺,時間久了就容易產生問題;再來,及早發現疾病並介入,也能削弱癌症帶來的威脅,因此廖俊厚主任建議,50歲以上男性定期安排攝護腺癌篩檢,若有出現小便不順暢或小便異常等現象也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