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原本該是青春活潑、享受校園生活的12歲男孩,因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開始了一連串的治療馬拉松,為了延續生命而接受血液幹細胞移植,以為出院後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卻不幸發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除了皮膚有出疹、脫皮、色素沉著等類似苔癬化的症狀外,只要稍微活動就會非常喘,雖然有使用皮質類固醇等治療藥物,卻效果不佳,直到接受二線藥物治療後,皮膚症狀才明顯減緩,肺功能也有所改善。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常於皮膚出現紅腫等症狀;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則更廣泛的侵害身體各組織。
骨髓移植後須注意與排斥問題相反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暨兒科部部長王士忠醫師說明,臨床上會使用別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療一些造血、免疫或代謝疾病。因為幹細胞來自他人,也就是異體移植,因此,在移植後可能會面臨植入的免疫細胞攻擊患者的組織或器官,引起所謂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相較於成人,孩童的胸腺功能較好,器官受損少,也較無其他慢性疾病,對藥物毒性的耐受度較佳,因此病童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症狀通常較輕微,較少發生嚴重症狀。
此外,移植後除了可能會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也可能會有排斥問題,而這兩種是不一樣的反應,應避免混為一談。王士忠醫師進一步解釋,排斥是指接受者本身的免疫細胞將移植物視為外來物因而發動攻擊,導致移植物無法在接受者的體內存活發揮功用;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則相反,移植物內的免疫細胞(T細胞)將接受者的細胞視為外來物,進而攻擊並損害接受者的正常組織。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 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分為急性與慢性。過去多以發生症狀的時間點來區分,在移植後的100天內發生屬急性,在移植100天之後發生則屬慢性。目前臨床上則以出現的症狀類型來判斷,而不是僅以時間點來區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最常見的是皮膚出現紅腫、瘙癢、斑丘疹、疱疹樣病變等症狀,也可能會影響肝臟、腸胃道等器官,而有黃疸、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現象。
相較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則更廣泛的侵害身體各個組織,除了上述症狀外,也可能會有色素沉著或發生口腔潰瘍、乾燥、眼睛畏光等類似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導致肝臟、肺部、腸道發生纖維化。王士忠醫師指出,這些症狀可能會與其他疾病相似,從外觀難以區別,臨床上會依症狀出現的時機點、抽血或是切片等檢查來進一步判斷。因此,血液幹細胞移植後無論是病童或照顧者皆須提高警覺,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
病童血液幹細胞移植後易受到感染 應保持個人衛生並避免生食
不論是急性或是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王士忠醫師提醒,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應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避免食用沙拉、生魚片等未煮熟的食物,在皮膚護理上可用濕敷或無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保濕產品,也建議多與親友或是社工、心理師溝通,有助於緩解疾病所帶來的心理不適,最重要的是遵從醫療團隊的指導、定期回診追蹤,唯有適當的治療才有機會降低病童重症風險。
TW2304290738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