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慢性肝炎防治有成,除了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外,政府長期推動B肝及C肝篩檢,讓肝癌發生率逐年下降;但相較於其他癌症,肝癌仍有著高死亡率。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數約為5,000~7,000人,由於肝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數肝癌患者在發現罹癌時,已進入中晚期肝癌,因此早期預防及積極治療,仍是遠離肝癌的重要目標。
屢次栓塞易損傷肝功能 建議轉換標靶藥物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部長侯明志醫師表示,肝癌的形成是從肝臟發炎開始,長期的發炎會導致肝臟纖維化,最後導致肝癌。肝癌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及末期,針對晚期肝癌的定義,侯部長進一步說明,若肝癌已侵犯到大血管且有轉移現象,無法接受根治性治療(如:開刀)或局部性治療(如:電燒、栓塞),便為晚期肝癌。
侯明志醫師說,肝癌治療方式會依據階段不同而有所差異,雖然早期治療效果較佳,但肝癌初期難察覺,約只有20%的患者能接受早期治療 ; 至於中期肝癌,多數患者會採用栓塞療法,栓塞主要目的是攻擊癌細胞,使腫瘤無法得到血液營養而壞死,但也會導致肝臟缺血及缺氧,進而刺激血管生長因子的增生,導致肝功能受損,影響治療效果。有部分學者建議轉換到標靶藥物治療,因多數標靶藥物有抗血管生長的作用機轉,能使患者肝臟得到適當修復,減少栓塞次數。
晚期肝癌治療有解 標靶接軌治療助延命
為減輕肝癌患者經濟負擔,目前健保開放第一線標靶藥物有條件給付,包含轉移性肝癌、無法進行根治性治療或12個月內已達3次栓塞的患者。根據臨床數據顯示,使用第一線用藥的肝癌患者,能比沒有使用的患者多3個月存活期,侯明志部長表示,自己治療肝癌已逾十多年,隨著醫學的進步,藥物也不斷有新的突破,台灣在晚期肝癌的治療成效有目共睹,目前收治的患者中,有多位患者接受一線標靶藥物治療,並延續使用二線標靶,確實延長了他們的生命,也期盼醫學快速發展的現代,肝癌治療能在未來有更大進展。
B肝、C肝帶原者不輕忽 肝癌患者更應積極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並非老生常談,侯明志醫師提醒,想要遠離肝癌, B肝、C肝帶原者務必要持續定期追蹤,而一般民眾平時飲酒則要適量,避免罹患酒精性肝炎導致肝癌。對於已罹患肝癌的患者,更應該積極治療,與醫師密切合作,定期接受藥物治療,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營養攝取,也是對抗肝癌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