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胎兒還在母親的懷裡時,身體中最先發展出來的器官,既不是手,也不是腳,而是腦與眼睛。因此,專家們常戲稱『眼睛』是腦的分公司。
眼睛雖然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是如此早,但嬰兒在出生後直到孩童期間,眼睛的生理發育仍然不斷地持續在進行,而視力發展也隨著年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視覺狀況。通常寶寶的視力一直要到四歲才能達到正常的標準,一直要到12歲左右視力發展才會完全穩定,達到最佳狀態。
幼兒和世界的第一次接觸,就從眼睛開始!
80%以上的外界資訊都從視覺中獲取,沒有好的視力,人是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
由於許多視力問題在兒童發育初期就可發現,並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或矯正效果。
而未被善待或忽視的視力問題,不但剝奪兒童看清世界的權利,也會影響他們
學習認知的能力及人格發展和社會文化的適應性,身為父母者,對於兒童視力
發展的知識,擁有基本正確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兒(Newborn) |
寶寶剛出生時,對光線就會有反應,但眼睛發育並不完全,其視力發展是漸進式:
*新生兒的視野剛出生時,只會追著眼前的物體看,其視野只有45度左右,且只能追視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公分的人或物。
*滿月時,父母擁抱呵護時,寶寶也只能看到模糊的輪廓。這階段的baby對人臉、光亮及顏色對比強烈物體和移動的東西比較感興趣。
*大約15天之後就可以辨別顏色了。
*初生嬰兒,會有『對視』(俗稱鬥雞眼)和斜視時,這是因為baby二眼間的距離比較寬,因此靠近鼻子的眼白部份,要較靠近另一側之耳朵的眼白部份小得多,使baby眼睛看似移靠內側;同時因baby手臂太短,當他們注視手中東西時,無法將東西拿遠,因此只有使眼球對視來集中焦點,形成好像鬥雞眼及輕微斜視的樣子。但這都會隨孩子的成長而消失,父母不用太緊張。
〈視力小精靈〉若要懸掛玩具於baby床上,因baby會對視,所以不要掛在baby鼻子的正上方,就沒有關係!
三個月(3 Month) |
三個月後寶寶的視野已經可達到180度,也可看到自己的手,也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存在。眼睛已會隨著東西的移動轉來轉去,因此放在嬰兒床上空的會動的顏色亮麗玩具,可以幫助baby的視力發展。
三到六個月(3-6 Month) |
到此階段,通常『視網膜』已發育得相當不錯了,除了較大的物體,也可看到手指般大小的物品了,距離感和立體感也慢慢產生了。因六個月大時的baby眼球約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二』大,其眼軸距離較發育完全之正常眼睛還短,影像成形在『視網膜』之後,所以幼童有『遠視』之狀況是很正常。一直要到六、七歲以後眼球發育完全才會擁有最佳視力。
六到週歲(6-12 Month) |
真的能夠用眼睛辨識親人則在八個月以後了。接下來就會想要用小手去抓一些看得到的東西,這個時候的寶寶可是積極的運用全身的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尤其是觸覺去認識這個新鮮的世界。到了周歲時,眼睛會烏溜溜地追視著人或物品,並靈活地轉來轉去呢!
一歲階段(1 Year) |
視覺和各種感覺器官已懂得互相合作了,指、抓、握、拋、放等精巧動作,已在眼睛良好視力幫助下,可以做得相當好了。為了掌握孩子的視力發展狀況:
*一歲左右時,無論有沒有視力問題,都應該接受眼科醫師檢查。
*一歲半時,會看圖畫並用手指圖案。
父母親友們總是愛逗弄可愛的嬰幼兒,事實上這對嬰幼兒很有好處,逗弄時可注意嬰幼兒會不會看有聲音的東西,眼睛會不會隨著逗弄而追視移動中的物體,並且做出反應,現代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嬰幼兒經常託付保母照護,殊不知嬰幼兒整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只能對著天花板乾瞪眼,這對需要大量關懷,呵護的嬰幼兒真是莫大的戕害,此時的嬰幼兒最需要接觸外界環境,父母親友的逗弄遊戲正是最佳的刺激與教育訓練活動,可減少弱視發生的機率,或提早發現病因。
二到五歲階段(2-5 Year) |
*兩歲時,視力約有0.3--0.4左右,對遠、近、高、低之空間有不錯判斷能力。
*人類的角膜,在二歲左右時完成發育,水晶體則於五到六歲左右時完成,但整個眼球則在十二、三歲之際,才能長成和成人一樣大的size。因此,當你在孩童二到五歲階段時的視力並非正常的1.2或1.5,甚至有輕微遠視時(0.7--0.8左右),大可不必驚慌地急著為他配載眼鏡。如果硬為原來可以自然恢復的遠視配載眼鏡,反而弄巧成拙,於是遠視就被定型了。定期接受視力檢查乃是必要的。
*除了多接觸戶外運動,有益眼睛外,此學齡前兒童通常對『畫畫和看圖片』興趣很高,因此,帶有插圖的故事書(圖片和文字不要太小,以避免罹患近視)是很好的促進視力之工具。
六歲以上(Above 6 Year) |
進入學齡的兒童,已開始有閱讀和功課壓力,加上電視與電腦的侵襲,罹患近視和假性近視的機會大大增加,父母特別需要小心注意,除了培養正確生活習性外,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及持續的視力檢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