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寶寶的飲食

該吃多少?
學者指出,嬰、幼兒先天就會依自身的飽飢感及食物熱量,自行調整攝取量,父母若採「填鴨式」的飲食方式,不但破壞孩子總熱量的平衡,養成錯誤的飲食習慣,常因此種下孩子日後肥胖的因子。

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教授林薇在「兒童正向健康研討會」中報告指出,人類的行為是漸進的,二至五歲是飲食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將影響未來生活。有研究發現,胖小孩的父母通常對於飲食控制較為嚴格,常強制小孩進食的時間、份量,較瘦的小朋友則通常依自己內在的生理需求決定是否進食。多吃不等於健康,如何均衡攝食,才是大學問。

國外研究發現,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會依食物的濃度、熱量,自行調整攝食量,以維持一定的總熱量,例如餐前先給小朋友吃一塊高熱量的蛋糕,則小朋友便會自行減少食物種類、份量,但嬰、幼兒並不具有均衡飲食的觀念及能力,往往選擇喜歡的高糖、高鹽食物,使攝食熱量足夠,但品質不佳。

有些小孩有偏食習慣或排斥新食物,父母要有耐心,讓他多接觸、嘗試,便能改變其對食物的偏好。建議父母以身作則,多提供孩子健康的食物,並讓孩子參與買菜、烹煮過程,讓孩子產生參與感,進而喜歡各種食物。

寶寶熟睡時,是否需要把他吵醒來餵食?
不需要。以我們大人自己的感受來講,睡眠是最舒適的感覺,正在熟睡之際被吵醒了,即使是山珍海味的食物也是無胃口的,況且寶寶目前所需要的是睡眠休息而不是要吃。寶寶肚子要是真正餓了,自然會醒來要吃的,所以只要是寶寶成長發育的還算正常,就算少餵幾次奶也無妨,寶寶如果睡過了吃奶的時間,就順勢將餵奶時間拉長,切勿於睡醒後再追補先前所沒餵的奶量。自然的餵食趨向是年齡愈長,餵食次數愈少,當然每次的量是要逐漸增加的,在兩三個月大的幼兒,每天只要餵食五次左右即可了。

熟睡中喝奶的壞處
熟睡中喝奶的遺害深遠,原因如下列:

睡覺吃奶容易造成乳齒的齲齒:因為奶水長時間停留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

容易吸嗆:寶寶意識不清時,其口咽肌肉的協調性不足,不能有效的保護氣管而易使外物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使食慾更差:寶寶清醒時腦海裏沒有饑餓的感覺,所以看到食物沒有慾望,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

會養成被動的心理行為:心理及行為模式是逐步發展而成的。寶寶如果從小一切都是被動地被大人準備妥當,連最基本的動物求食的行為都未能具備,則更惶論培養訓練日後在眾人社會中的求知、求發展、競爭求勝利的主動進取心態呢?

目前社會生活富足,寶寶不會營養不良的,只有營養過剩的問題。所以讓寶寶主動的求食吧!

幼兒胃口不佳--厭食
  人體的成長發育分成數個階段,一般而言體重增加較快的時期,其飲食量也較大。在出生後的前半年的嬰幼兒期及青春期,這兩個階段是身高體重增加最快速的時期,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很大,食量也最大。過了半歲以後,體重增加變慢,尤其在壹歲左右的寶寶,每天蹦蹦跳跳精神好的很,但是就是不吃,讓父母十分擔心,強行給寶寶餵食,最後弄的兩敗俱傷。其實大部份的幼兒厭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要能了解不必過份擔心及干涉。

  其次嬰幼兒就像成人一般,食慾的好壞因個人體質不一,如果硬性要求每餐定時定量,並不容易。如果寶寶只是單純的吃得少一點,而身高、體重及活動力一切都正常,則可能代表他身體需求的較少,父母無需為此而擔心。

  如果我們設身於寶寶的立場想一想:你們大人每天吃的雖不至於是山珍海味,但至少也可以隨意的吃酸喝辣自行改變飲食種類,而我呢?從出生到現在每天每餐都不外乎是牛奶,平淡無味,要是換成你們大人早就受不了,所以希望多點理性態度來處理我們的飲食吧!不要像汽車加油般的定時定量地強迫硬灌。

  許多父母想出了另一種很不正確的餵食方法:即趁寶寶在昏昏入睡的狀態下,半強迫式地猛灌奶水,寶寶在睡時糊裡糊塗的被灌飽了,所以清醒時缺少饑餓感,所以對吃沒有興趣,養成清醒時不吃奶習慣。

  以下一些情況,寶寶食慾差不吃,可能是正常的:
1.剛出生的頭幾天。
2.在接受照光治療的嬰兒,會因光度太強及溫度較高,而影響到寶寶胃腸的功能及食慾減低。
3.環境變遷使食慾降低:譬如原來在醫院嬰兒室中每次餵食可吃到八十西西,但回家後頭一兩天則只能吃五、六十西西而已。
4.接近斷奶期(約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因味覺開始發育,希望嘗試新的口味,對奶水會產生厭惡感。此時父母可以選擇適宜的幼兒食品,一方面滿足寶寶的口味需求,另一方面可補充奶水不足的其他營養。

  雖然市面上銷售的奶粉,在口味上各有不同,也許某些寶寶特別鍾愛某種口味的奶粉,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需要父母細心的觀察才能得知,也許原本厭奶的寶寶,父母只要稍微添加或改變一下奶水的味道,就吃得很好了。

  人的高矮胖瘦雖然與後天飲食營養的攝取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先天遺傳,所以只要寶寶健健康康的,而且活動力良好,就算長期比別的娃娃食量少也無所謂。但是如果原來食量很好,最近明顯的減少了,又無特殊原因,如喉頭發炎、長口瘡、感冒...等存在,則還是必要請教醫生仔細檢查一下,看是否有其他問題存在。
上一則:【轉貼】改善溢奶4大辦法 下一則:【轉貼】怎樣培養寶寶的耐性..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