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有吃有逛.熱鬧的模範街之旅
第一天晚上用完晚餐,到了模範街去夜訪,晚上約8~9點的模範街,大部分的店家全部關門了,
僅剩幾家餐館,冷清的街道,迎著冷風吹來,異常悲涼與空虛。
第二天白天再來一次,感受完全不同。
模範街,原名自強街,民國13年時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集資興建。
兩邊為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日式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
整齊劃一,樸實端莊,是金門維持許久的老街之一。
由三十二間單栱栱圈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風格上還是偏向中國式建築,
一戶一栱,迴廊較窄,窗飾及鳥踏的造型變化多,如傳統之象徵防火的「鯉魚吐水」等。
孝節牌坊另一邊是傳統市場還有特產店,這的特產店集眾多金門名產於一身,可以一次採購,
價格沒有詢問就不知與一般專門店有無價差,大清早人潮不少,接近中午時分人潮就逐漸散去。
模範街上有一景點-邱良功母節孝坊,位在金城鎮東門,建於清朝嘉慶十七年(1812年),
是台灣地區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牌坊,也是金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有「台閩第一坊」的美譽。
因邱良功屢建奇功,獲得仁宗皇帝嘉許,除誥贈邱母一品夫人並欽準賜建節孝坊,
當時邱良功母親許氏已守寡二十八年之久,而牌坊的建立目的在於表揚並流傳邱良功母親的節孝精神。
節孝坊的非常氣派高聳,結構形式為四柱三間三層,是以高級的泉州白花崗石和青斗石雕刻而成,
高度超過十公尺,以形式與裝飾來看,需要花費相當的人力與物力才能達成的。
四根柱子底下分別有四對雄、雌石獅作為夾柱石,牌坊頂端則有聖旨牌與石獅,
牌坊的龍柱、雲紋等雄偉樸實的雕刻,裝飾種類繁多,包含動、植物、器物、吉祥圖案,
以及象徵邱良功功成名就後返家的精采情節雕刻,皆是出自內陸名師的巧手。
慕名前來參觀的遊客也不少,爭相在節孝坊前合影留念。
夜晚的節孝坊。
原本打算吃大名鼎鼎的囂張廣東粥-壽記廣東粥,沒想到果真囂張,先告知大約要等十來分鐘後,
還加註說明一人皆須等一碗,由於剛吃完早餐沒多久,一人一碗實在吃不下,只好作罷…
模範街上還有不少當地著名小吃,如蚵仔麵線、肉羹湯、廣東粥等,
轉眼看到這家像極民宅又很大大掛著福記肉羹的小吃店,這種淳樸的小店最是吸引人。
簡單的張貼價目表在小菜櫃上,看到價格實在讓人眼睛一亮!
點完餐後就可到隔壁用餐區等候了,兩間格局中間有開一窗口方便取餐,好可愛。
我跟小詠想吃的魯大腸沒了,就算成小腸,這樣一份只要20元,是不是很便宜阿!
雞捲一份也只要15元,真的是佛心來的。
小腸略帶微苦味,不過容易被醬油糕壓下;雞捲炸的很酥脆,
跟本島吃到的雞捲也很大不相同,不油膩外脆內軟配湯一起吃還挺好吃的。
肉羹湯的價格就跟本島差不多了(NT.40),不過湯的份量跟給的肉羹狀,算是很超值。
用豬肉塊裹上薄薄的粉而非魚漿製成的肉羹是我最喜歡的口感,
不過金門的肉羹很不一樣的是這裡的肉羹不是長條狀,而是一小顆一小顆的豬肉塊,舀起一匙有著許多肉羹實在稀奇。
小歸小吃起來跟一般肉羹沒啥太大差別,紮實又帶著豬的甜味,
薄透的裹粉也增進肉餡的滑嫩度,咕嚕咕嚕在口中舞動;湯有勾欠但不至於太厚重,還挺順口的。
福記肉羹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36號
結束福記肉羹並到三寶齋買完燒餅後,就離開了模範街往之後的行程前進了,
當天下午結束行程後又順道回到模範街逛逛,本來想試試壽記是否還有營業,結果殘念…
牌坊旁剛好有家傳承三代的蚵嗲之家,就當作下午茶囉。
蚵嗲之家生意很好,人潮絡繹不絕,現場沒有蔬菜餅,就各點了一份蚵嗲來品嚐。
工作人員沒有停過,可見生意之好。
蚵嗲一個25元,外皮炸的沒有本島來的硬,裡頭包了不少蔬菜內餡,搭配不少顆鮮蚵,
金門石蚵不腥,不過鮮蚵身型偏小,不甚過癮。
蚵嗲之家
電話:322-210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