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人輔博士;整理/編輯部
肝臟是人體中功能最複雜的代謝器官,主要負責營養處理、儲存以及有毒廢物排除等工作,正因為肩負著如此重任,一旦發生肝衰竭,就有很高的致死率。除了肝臟移植、支持性治療之外,我們也能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來幫助修復肝細胞,讓你不再「肝」等待!
肝臟的基本單位是肝細胞,其功能可分為以下幾類:
〈1〉代謝與合成
肝臟是醣、蛋白質與脂質代謝分解的主要場所,可分泌膽汁幫助消化,並利用代謝後的材料合成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酵素及荷爾蒙。
〈2〉轉化
透過各種水解、氧化、還原作用,將服至體內的藥物轉化成活化態或不活化態,以發揮其調節功用,另可將氨轉化為尿素排泄至體外。
〈3〉解毒
透過體內多種維生素協同作用,將毒素兩階段轉化為水溶性結構,達到分解、中和毒性的效果,利於排出體外。
〈4〉儲存
將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以「肝醣」和「脂質」形式儲存起來,作為待用能量,亦可儲存大量維生素A、B12、D、鐵等營養素。
肝細胞遭受破壞 就可能發生病變、引發肝衰竭
當肝臟受到毒化物、酒精、病毒、免疫系統侵襲,使得肝細胞遭受破壞時,就可能發生病變、喪失功能,最終引發肝衰竭,不僅嚴重影響凝血、排毒功能,水與電解質也會失衡,進而造成多重器官衰竭和肝性腦病。依據病程速度,肝衰竭可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
〈1〉慢性肝衰竭
是長期肝病的結果,經常伴隨肝硬化,與酗酒、病毒型肝炎、自體免疫攻擊、遺傳或代謝性問題有關。
〈2〉急性肝衰竭
又稱「猛爆性肝炎」,經常由病毒型肝炎引發,台灣有60%的急性肝衰竭皆為B型肝炎引起。服用乙醯氨酚類鎮痛解熱劑、肝毒性藥物或中毒,以及患妊娠性脂肪肝、威爾森氏症(Wilson′s disease)等代謝性疾病,也可能引發急性肝衰竭。此外,「慢性肝衰竭急性發作」亦可視為急性肝衰竭,常見於酒精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發生感染而引發的免疫失控,屬於危急病症,治療後仍有50%的死亡率。
急性肝衰竭的早期臨床症狀並不明顯,當觀察到典型症狀時,往往病情已經相當不樂觀,因此一旦確診,就必須在一個月內儘速進行肝臟移植,若能成功移植,術後存活率可提升至70%。
然而,肝臟移植必須經過配對,得之不易,往往無法及時救援,術後也常出現嚴重合併症,患者必須仔細評估身體狀況,因此僅有少數能順利接受移植。如果體況不適合手術,或正在等待肝臟捐贈期間,臨床上通常會給予支持性療法,以填補缺失的肝功能,並延緩肝性腦病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急性肝衰竭的定義及典型症狀
✔ 定義:
在「無肝臟疾病史」的前提下,因80~90%的肝細胞大量壞死而導致肝功能迅速惡化,在2~26週內出現肝昏迷症狀,並產生凝血障礙者。
✔ 典型症狀:
黃疸、四肢枯瘦、下肢水腫、皮膚或牙齦瘀青出血、腹部聚積腹水、腹膜炎等。
幹細胞生長因子療法 有機會治癒急性肝衰竭
除了上述方法,「幹細胞生長因子療法」也有機會治癒急性肝衰竭。幹細胞應用於臨床治療上,主要仰賴「旁泌作用」—也就是幹細胞在患處進行修復的過程中,會釋放豐富的生長因子蛋白訊號,召集和活化相關的周邊細胞協同作用,控制免疫發炎、延緩細胞死亡,並且促進細胞的分化再生。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使用幹細胞療法應搭配給予相關旁泌蛋白,才能進一步活化、延長幹細胞在體內的再生效果。
為了刺激肝細胞自主再生,傳統做法會以人工肝臟系統進行血液置換,給予肝臟支持性養分;幹細胞生長因子可搭配使用於人工肝臟輸液,藉以抑制氧化壓力和肝炎風暴,並加速肝細胞的分化效率。若要進行傳統肝臟移植,也可同時從靜脈給予幹細胞生長因子,創造溫和且適合肝細胞成長的生理環境,讓移植後的個體不易產生全身性嚴重炎症,移植的肝細胞不易凋亡,也能在體內發揮最佳功能。
與肝臟移植手術相較,「幹細胞生長因子療法」沒有時間壓力,使用上也沒有免疫排斥的限制,在症狀較輕微時,只要取得少量的自體幹細胞,就能進行培養,同時還可收集旁泌的生長因子儲存備用,需要用時再行解凍,3~4天就能派上用場。許多臨床試驗證實,在急性期間透過靜脈注射脂肪、骨髓間質幹細胞,或僅給予其分泌的生長因子,都可降低B型肝炎、藥物性肝炎引發急性肝衰竭的臨床指數,並可誘導血管新生、增加血液灌流,有助於肝細胞分化與再生,急性期後的存活率更可提升至70%以上。不僅如此,「幹細胞生長因子療法」還可作為患者日常保健,視病情定期1~3個月接受注射,能減緩肝功能的惡化速度,甚至讓良好的肝細胞再生,幫助身體逐漸好轉。
留意飲食、謹慎用藥 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
在亞洲地區,以病毒性感染產生的急性肝衰竭居首位,患者必須定期追蹤自身的病毒抗體效價;A型肝炎病毒感染也經常演變成急性肝衰竭,無論日常生活或到開發中國家旅遊,在飲食方面都要特別留意清潔與衛生。
此外,長期酒精性肝炎、服用肝毒性藥物也是急性肝衰竭的危險因子,除了必須戒酒,慢性肝症患者更要謹慎用藥,不可服藥過量,也不能隨意使用偏方,飲食上則要留意蛋白質攝取,以免肝臟轉化效能不佳而累積過多的廢毒物。
總而言之,若健檢時發現肝功能開始下降,就要盡可能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同時配合醫囑服藥、定期追蹤,才能在病情變化時給予適當處置,防止急性肝衰竭的發生!
陳人輔 博士
現任喜資生技創辦人暨科研總監|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口腔生物所碩士|致力於成人及胚胎幹細胞、再生醫學、幹細胞生長因子、美容再生醫學等相關領域進行研究與實際應用,曾於香港擔任亞太幹細胞研發副總及科技新報科學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