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許小姐長期有腰痠、腰痛的症狀,一年前被診斷出腎結石,接受經皮穿腎手術治療後,就沒有後續追蹤,不料最近因為血尿才進一步就診,檢查發現殘餘結石與新發結石四散佔據各個腎盞。在泌尿科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新型軟式輸尿管鏡手術」(Mini RIRS)將結石完全擊碎取出,並於術後隔天順利出院。
▲陳柏諺醫師提醒,為了預防腎結石及降低復發,每日建議補充2000至3000毫升水量。
高雄/雲林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陳柏諺醫師進一步說明,這項最新型腎結石科技,新型軟鏡管徑直徑 7.5Fr 比一般軟鏡管徑大幅減少30%,降低輸尿管損傷率,且有效降低手術併發症及提升成功率。
相同的結石,卻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陳柏諺醫師表示,臨床上不是所有的結石都需要手術。通常會依據結石的大小、位置以及症狀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治療方式。結石小於0.5公分的情況下,多喝水可能就能將結石排出,但若結石導致輸尿管阻塞和腎臟水腫,可能會出現腰痛和血尿等症狀,仍然得積極治療。小於2公分的腎結石可以考慮體外震波碎石術或軟式輸尿管鏡進行治療。大於2公分的腎結石則是以經皮腎造廔取石手術為主,或階段性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達到完整的治療效果。
腎結石殺手直徑更小 新型軟式輸尿管內視鏡更細更深入
陳柏諺醫師提到,目前最細的「新型軟式輸尿道內視鏡手術(Mini RIRS) 」是低侵入性、無刀口、高效能的手術方式,術後恢復快,且疼痛指數低。尤其是歷經手術及分散性的結石患者,通常位置較為複雜,而新型軟式輸尿管鏡直徑7.5Fr與一般軟鏡相比,大幅小於30%,可在較細的腎盞及漏斗之間穿梭,搭配高功能鈥雷射系統能將結石擊碎,再以取石網一一取出。
一般軟鏡 V.S 新型軟鏡 比較
感染性大結石、糖尿病患者、年長女性等皆為術後泌尿道感染的危險因子,患者可考慮使用新型軟式輸尿管鏡來進行手術。除了可以降低術中腎內壓,減少術後感染風險,配合使用較細的輸尿管鏡保護鞘,也可以大幅減少輸尿管損傷的機會。
「醫生,我做完碎石手術,那石頭咧?」
許多術後的患者都會想帶一盒「舍利子」回家。這其實是個手術細節問題。石頭究竟要用雷射打成沙讓它自然排出?還是碎塊狀慢慢夾出來?根據歐洲泌尿科醫學會指引,若可以,儘量以取出結石為主。當石頭質地偏軟,可以粉塵化(Dusting)為主;若質地中間偏硬,會比較希望能打成塊狀(Fragmentation)夾出,比較有效率而且不會有術後X光殘影及術後阻塞的問題。
預防結石 也要破除飲食迷信
陳柏諺醫師提醒,為了預防腎結石及降低復發,每日建議補充2000至3000毫升水量,並在腸胃條件可負擔的狀況下增加檸檬酸的攝取 (ex.檸檬水,柑橘類水果)。另外,飲食中鈣、草酸,以及軟硬水質目前實證對降低結石無太大影響(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其實是謠言),反倒是過量的動物性蛋白及鹽分,維生素C、D等,易導致結石產生,請讀者多加留意。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