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很容易出現家庭問題的原因

東方社會很重視「集體主義」的思維,常常會以重視大局、社會、團體而忽視個人意願,這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東方社會常常賦予了長輩一種權威、無條件的權力架構。這種隱性規則的存在可以由一些假設情境來檢視:

1.在路上,一個女生打男生一巴掌  VS. 一個男生打女生一巴掌。

 

前者會讓人有一點點偏向想了解"發生了什麼事",而後者則幾乎會覺得男生太過分XD

 

......其實都一樣過份、都不應該。

 

 

2.同理,今天在路上一個媽媽罵小孩  VS.  一個小孩罵媽媽。

 

 ....直覺的會覺得小孩不聽話,而不是直覺想到是媽媽的管教方式失當。這種隱性規則讓晚輩與長輩有衝突或摩擦時,社會的壓力都偏向於讓晚輩退一步,用長輩的壓力要求晚輩退讓。

 

在一般的情形中或許還能說是一種習俗慣例,但,當這種衝突發生於晚輩、小孩『自己的生命』時,這種權威便顯得極度無理了。

 

 

家庭關係問題成因當中,有一個概念是『界限』的掌握不當,家人之間界限過度緊密:管了不該管的事情;或是家人之間界限過度疏離,彼此沒有聯絡感情。而在東方社會,當我們在說"家庭界限的模糊"時,通常指的是『長輩』踰越了晚輩的界限。

 

侵犯了對方的隱私權、獨立決定權、人身自由……實際上很多都是長輩無理的去控制年幼的晚輩。

 

 而,這種界限的模糊,有一部分是源自於華人父母將小孩視為自己的一塊肉、並未將之分化,這些父母其實沒有意識到「小孩是獨立的一個人」這件事。

 

有問題的家庭常常源自於有問題的父母,而華人社會又允許父母擁有權威及「與小孩一體」的想法,因此在華人當中常見到父母與小孩過度黏著,且給予很多不是小孩想要的要求跟控制。這種有謬誤的關係,表現於幾方面的形式:

 

 第一,以"為你好"為名的包裝,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父母並不是小孩、不在小孩的位置上看事情與感受事情,卻也從不去聽小孩的價值觀

 

 這邊很好玩的地方在於,社會只允許父母灌輸小孩的價值觀,而沒有賦予小孩說話的權利。

 

 『為什麼,長輩的價值觀會是對的?』

 

這件事情在東方被提出來就會被認為是忤逆吧

 

舉最極端的例子,孩子喜歡同性或異性,誰最清楚?哪一方擁有述說權力?...東方社會很好笑的把這權力給予長輩。

 

 『你還小,你不懂...』、『我怕你被騙了...』、『這只是一時激情....

 

這種明顯抽換概念與價值觀的敘述,在這個社會是允許的,所以權力架構於之成型。(長輩喜歡吃蘋果,然後旁邊隨便一個路人來說:『你不能吃蘋果,蘋果不是你喜歡的』、『你年紀大了判斷能力有問題啦』、『我怕你被騙了啊』、『你喜歡蘋果只是暫時的啦』。這種邏輯是正確的?)

 

 重點不是說服的話語,而是說服的人,有沒有好好的把話攤開來說....分析利弊,說明選擇可能造成的壞處,然後再交由對方做抉擇。

 

 有很多人,照著傳統去走,但是卻無法好好的說清楚自己影響別人的理由、弊病、優劣,結果大家不是用道理在溝通,而是倚賴權力替自己說話

 

(權力允許一個人直接說白海豚會轉彎喔!不用經過思考、不用驗證,握有權力的人被允許不用過度講道理就直接說話……因為沒有權力的人是被迫聽從的。)

 

 

 

第二,子承父業的詭異生命線

 東方社會對於生小孩這件事其實是很弔詭的....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時間到了該生小孩

 

生殖焦慮造成一堆感情上的社會現象(下略數十萬字  )

 

而生小孩這件事,由於群體意識的影響,有些有問題父母的問題心態就出在於:把養小孩當成生命任務之一。然後任務又要做到好,小孩的失敗就好像自己的失敗一樣……。大家養小孩就開始比較,比誰的任務完成得比較好

 

因為無法拿『自己』的成就出來比,結果就是拿小孩子出來『肯定自己』()

 

(所謂"生命延續"的概念來自於死亡焦慮,但東方人的這種連結比較強。)

 

結果是:當小孩想走的路與自己的價值觀衝突時,父母會『感到自己失敗』。

 

這真是超詭異的邏輯連結

 

 

 

 我們再舉最極端的例子來看:

今天一個小孩喜歡的對象是同性,結果父母的反應不是去理解他喜歡的對象、不是去關心喜歡同性對他的意義,而只是對他說:「我對你很失望」

 

這是很沒有邏輯的連結啊....XD

 

這個例子只表示....不符合此父母對於小孩形象、未來想像、價值判斷的,就是不好的,然後小孩走向不好的,所以失望....

 

問題是『價值觀』本來就應該是各人有各人的感受,但詭異的群體社會卻賦予長輩權力,當長輩與晚輩價值觀不一致時,長輩握有權力說晚輩是錯的。

 

(此權力會隨著晚輩長大而慢慢消失,直到晚輩變成另一個世代的長輩之後,又開始有奇異的權力了。)

 

(然後東方社會很奇妙的是有權力,然後有權力的人都不注意自己的責任的…。)

 

這種根植於社會的權力不均等,造成很多家庭的問題在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過於黏膩、過度涉入,然後父母通常具有享權威卻不用負責的地位

 

結果就是讓小孩子感到非常的痛苦,生命常常有分裂感:一方面要去符合父母的期待,縱使自己不想要往那方向走;另一方面則不斷的去尋找填補自己內心空虛與能療癒內心的人事物。

 

 

這種痛苦常常要等到自己長大成年之後,擁有對自己生命的自主權,才會慢慢消退,但往往這時候又要結婚生兒育女了,所以原本自己無法自主的遺憾,就用要求小孩的方式來填補……XD

 

 

這種詭異型態子承父業的無盡循環,就會成為華人社會家庭問題的重大議題……。

 

 

所以,要處理家庭問題中小孩角色的個案,要花很多時間去傾聽他們「想要什麼」、「覺得什麼是重要的」……因為往往他們的聲音都沒有人要聽。

 

  

而處理家庭問題中父母角色的個案,要去釐清權力跟各人獨立生命的議題,一方面同理個案的權威想像,另一方面也要讓個案去同理作為孩子的角色

 

 

 

 

 

文章by es21

 

小逸擔心自己最近部落格會被北海道文淹沒orz...所以跟es21商借了他最近寫的東西來轉貼

雖然不是部落格內慣常出現的愛情教戰文

但是我覺得這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感情問題

放在這個分類下應該也可以啦XD

 

上一則:[旅遊]北海道第一天:札幌市(根室花まる迴轉壽司) 下一則:[旅遊] 北海道第二天:富良野花田看薰衣草(富田農場)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