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換一咖新機殼似乎已經變成我的例行公事
我換殼的重點考量在於,低調&功能多變
每一年我自己的需求都在變化,打從2004年退伍之後,那時手機也僅是使用一般手機,不需要用電腦充電
2005年的時候,突然喜歡小機殼,跑去跟客戶凹了一咖退役的IBM商用平躺式桌機,把我自己的零組件通通塞進去
又隔了一年,2006年的時候突然間硬碟暴增到5顆,於是又把機殼換回四大七小的直立式Tower,那是銀欣的TS-06
全鐵製的讓我用了好久好久,而且每次搬家都重到一個靠北邊走
後來結婚了之後,身邊的親戚的電腦都包在好人卡持有者身上,按陰陽就是小弟我三叔公六嬸婆的電腦有問題都算在我頭上,買好修理好會得到一句親切的謝謝,修不好會說你的功力有待加強
越接觸越多種類的機殼,身上的玩具也變得更多之後,對於輸出輸入的介面考量更為講究
像我現在,不僅有了DSLR,還有Android手機,也有iPad,無線/有線耳機也好幾副掛在旁邊,真的是很阿札
而且最近剛入手了USB3隨身碟,早前的機殼雖然裝了支援USB3的主機板,但不知何緣故,我插了USB延長線轉到桌上之後,速度衰減了很多
為人低調認真負責愛國愛民腰力超強的雲爸這次入手了這咖機殼
是Sharkoon的Tauron御天者(前置USB3.0)
產品特色:
‧ ATX機箱
‧ 2個5.25吋磁碟槽 (外接式)
‧ 1個5.25吋和3.5吋共用磁碟槽(外接式)
‧ 7個2.5吋和3.5吋共用硬碟槽(托盤內接式)
‧ 高速I/O搭配2個USB3.0、2個USB2.0、1個耳機及麥克風前置接頭組、電源和重置按鈕
‧ 7個介面卡擴充槽
‧ 壓克力透明側版
‧ 塑膠材質面板及大型鐵網進氣及排氣設計、鐵網造型檔板
‧ ODD光碟機快拆設計、CPU Cooler背板快速安裝孔位
‧ 4個水冷裝置孔
‧ 隱藏式線材理線孔設計
‧ 機身內部烤漆
‧ 可抽取式硬碟架,可支援雙長顯示卡(42cm以內)
‧ 2組風扇調速器(可以控制最多6個風扇)
‧ 尺寸:510 x 205 x 495mm (長x 寬x 高)
‧ 重量:~9.5 kg
風扇配置:
機殼前版 2個 120 mm LED 風扇 (內建 )
機殼後版 1個 120 mm 風扇 (內建 )
機殼上版 1個 170 mm 風扇 (內建)
裝置相容性:
支援顯示卡長度 42 cm
支援CPU散熱器高度 17.5 cm
支援電源長度 29 cm
這次我決定低調到底了!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這個設計完全打動我
兩組USB3.0 兩組USB2.0
前後風扇都可以調整轉速
開關就坐在上方,我的機殼放在桌下,手一放下來就可以開機了,以後連彎腰都不用
你知道老人家的腰力是很強的
在機殼的上方做了理線槽
想必是設計給電競玩家使用的機殼
黑化的螺絲
把側板打開來看看,這是裝機的那一面
上方
這款御天者與自家出產的其他產品,我覺得比較不同的地方在這邊
他的5.25吋的快拆設計,是按壓後往前推,而不是旋轉拔出的設計
3.5抽取架一共有七組,而且非塑膠製品
為了防止硬碟轉動時造成的互相震動,所以在螺絲孔位處,多了橡膠墊片
他是整個包住螺絲孔的
吸震效果不錯
全部都使用金屬製成,散熱效果更好
連後擋板都全部紅化了
配件包
.
一個USB3轉接器,一個集線扣,一堆螺絲
可以將板子上的前置USB直接轉成USBPort,這個小東西拿來裸機使用也很讚啊
不過在這邊是拿來配合屁股那兩條USB,延伸到前面板
把這頭插在板子上
集線扣,使用3M黏膠
再來是最煩人的前面板的訊號連接
一堆線啊,這什麼碗糕? 第一次看到
前面板可以選擇HD Audio or AC97的輸出
這邊是我覺得很貼心的地方
常常我的很難將一堆線材往後收納,不知道那些裝機高手是怎麼整線的
但這咖把恐開得這麼的大,我的24Pin電源進出自如,更別說老光碟機的IDE排線了
整線很方便!!
翻過來看的話,可以看到下方有兩組約12CM方形的散熱孔
其中一組做了紗窗
防止小動物入侵,真的....我家有蟑螂
上方有一個超大風扇,紅色的葉片還做了鋸齒狀設計
兩側的蓋板
不刮手,角落做了細緻的收邊
左側的透明壓克力也超厚
下方安裝Power的地方,有著一層海綿,可以用來吸收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