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8 08:20AM宜蘭>花蓮自強號 共14位大人+5個小孩
第一站 三級古蹟慶修院
是東部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
文物史蹟也都維持完善,主體建築更可見到當時日本的傳統木造建築方式,
頗有江戶風格十分精美,裡面所供奉的的佛像也是依照日本當地的模式建造,
所以在左後方有一排八十八尊佛像。
寺內住持正在擊鼓,莊嚴盛重。
第二站 知卡宣森林公園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知卡宣森林公園,原名南埔綠森林公園,這幾年經過政府重新整修規劃,
成為了一座具休閒與生態教育的多功能休憩公園。
公園所在地原本在日據時代是一片空軍廢棄的荒地,後由當地政府開墾加規劃為苗圃孕育區,
種植多樣的樹苗植物,才成為今天綠意盎然,林木蔥鬱的景象。
知卡宣森林公園佔地約有十多頃,園內主要的造型以童話式的設計風格為主。
園內有各種動物模型的垃圾桶 實在有趣可愛。
公園內設有植物生態館、親子草坪區、花園迷宮、童話城堡、彩虹屋、花海城牆、
景觀步道等…..多樣有趣的休閒設施,是一個假日親子同樂的最佳場所。
在前往神秘谷的小巴上,我們吃著在地人介紹的娜魯灣池上飯包,
細細品嘗著花蓮的在地美食。
第三站 砂卡噹步道
沿著山壁所鑿的步道,非常特殊又平緩的步道。
原名神秘谷,因為碧綠潭水與大理岩所產生的褶皺自然輝映,
頗有一種幽謐的感覺,因而稱之為「神秘谷」。
後來在民國90年改回泰雅族慣稱的「砂卡礑」(sagadan),意思是「臼齒」,
由於他們過去在此建社時掘出臼齒,因而以此命名。
百獅橋上的1/100石獅象,每個石獅都有不同面貌。 河床上的奇石奇特巨大。
「砂卡礑」溪水終年清澈碧藍,彷如遺世深藏的秘境,整條步道沿砂卡礑溪向前延伸。
太魯閣的水石之美,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
步道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十分適合親子自然體驗。
白色的大理石峽谷景觀及清澈靜謐的深潭令人神往。
河床上巨岩林立,由於溪谷佈滿大理石,溪水流經此處,
激起大理石釋放出其中所含的碳酸鈣成份,
因此溪水呈現一種碧綠泛藍的色系,景緻十分迷人。
大理岩層的褶皺變化,彷彿石刻壁畫一般。
一旁的樹葉顏色多變化,呼應著自然之美。
嘿嘿~我也很美!!
步道係早年興建發電廠時闢建的施工道路,非常好走。
原著民開著小卡車載著遊客兜風,因為路況不好常聽見年輕人大叫、歡呼著。
搭乘砰砰車請要抓緊隨身物品,因為有人民宿的鑰匙掉下來了。
溪水清澈藍綠的這道峽谷,步道林蔭茂密、溪谷秀麗天成。
第四站 布洛灣
布洛灣距太魯閣約9公里,位於中橫公路180公里處,
溪畔隧道旁有一寬大叉路蜿蜒上行2公里即可抵達。
昔為泰雅族部落所在的布洛灣係泰雅語音譯,意指『回音』。
展示館裡正有泰雅族人在織布。
大家坐在外面拍照、吃冰或吃泡麵。
第五站 七星潭
(圖中為班長和她兒子、老師和學員)
大家戴上帽子、圍巾、口罩下灘撿石頭,準備下學期石頭彩繪的主要材料。
風大得吹到我直發抖,趕快落跑買熱食吃去。
嘿嘿~吃了烤玉米、臭豆腐、拿鐵咖啡。
要離開時看見傳說中的"咖啡先生",吹著薩克斯風賣咖啡,佐著海風和咖啡香...
可惜來不及捧場一下。
第六站 石藝大街
「石藝大街」過去曾經是鐵路醫院,經歷多年荒廢後,
「手工藝協會」將場地承租下來,並精心規劃轉變成「石藝大街」的新風貌,
成為花蓮市的重要景點之一。
在這展示著各方石雕藝術及石藝商品,喜歡石頭的行家不妨來此走走。
石藝大街集結各類石材藝品,有台灣玉、東海岸玉石、玫瑰石、水晶、硨磲等,共同展售。
並有花蓮第一的夜間光雕,配合整體景觀的規劃,讓前來的遊客完全放鬆心情,
石頭內勘入玻璃也可以觀賞養魚。
還有我最喜歡的貝殼,售價還算合理。
第七站 血拼名產
1.興豐餅舖
雷古多(唱片餅) 但是我並不喜歡吃,太乾了,而且櫃檯服務態度差,
一副月娘臉,好像我買東西造成她的麻煩似的,所以我不想買。
2.慶春號
因為沒買到好吃的零食,班長介紹我們對面的慶春號,
老闆和老闆娘親切地招待大家,不斷請大家試吃和喝茶。
大家也很盡興的買了又買、吃了又吃。
3.老曾麻糬
但是沒有現做手工麻糬可吃,賣光光晚來一步。
我買了好吃的沙琪瑪,有原味、黑糖、哇沙米口味。
再推薦 椒鹽餅(又稱養生月餅),老板娘切了好幾個給我們試吃。
由黑芝麻加入腰果、松子、核桃仁、杏仁、瓜子仁、等乾果所製成。
有胡椒塩調製而成的餡料香味十足。
50元/個不便宜,但是真的很好吃喔。
第八站 鯉魚潭晚餐
19:27花蓮>宜蘭自強號 車上小朋友們也變成好朋友。
好悠閒的一次旅遊,有當地人當導遊(不用錢),
火車票約600元,乘坐20人小巴(6000元)。
不用費盡心思想路線,大家想去哪兒就到哪兒,
去的景點不需額外收費,有吃有喝有得玩,連小朋友都好開心,
還好天氣不錯,班長說花蓮的氣溫大多比宜蘭高三度,
真是幸運又愉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