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症候群,這不是新名詞,而是一個指稱所有對巴黎帶有美好憧憬的人們,親身到巴黎之後,遇見了神乎其技的小偷、不友善地對待、以及地鐵上可怕的氣味導致認知不協調,所有的幻想毀於一旦而無法再承受更多美夢破碎的人。還記得,我在巴黎的某一天,我滿心歡喜地搭公車要去巴士底廣場附近閑晃,遇到了在公車上查票的人,他們一直對我說法文表示我沒付錢要罰我五十歐,可是我明明就有買票卻怎樣都說不清楚。在我搞清楚那是一場誤會之前他們已經強硬的逼我拿出錢包拿出信用卡付罰款。后來在我終於搞懂之後我跟他們解釋他們不應該罰我錢,但卻只得到一位黑人女士非常不友善地叫我走開,瞬間剛剛那群說法語的查票員每個都變成聾子裝死,我非常確信他們知道自己罰錯人了,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要還我公道。我氣炸了,但卻有苦說不出。後來我跟我的法國朋友說這件事,他表示:這很正常,他們不會理你的。你一開始就不應該給他們錢。除此之外,我也常在商場得到法國人那典型白眼一翻,雙手往上舉的動作,天知道我只是問他們這雙鞋有沒有別的色之類的問題!!每次看到這個動作我都哭笑不得。打開店面不是為了做生意嗎?但我覺得巴黎人對服務業這件事的認知真的跟亞洲人完全不同。也罷,都來到了別人的地盤你所能做的就是順應民情。
但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甘之如飴地把巴黎當作人生必去的地方?我想因為巴黎是一個應許之地,那裡有很多的機會,光是身處在這個城市裡你就會覺得自已得到許多。這天,是我第一次自己獨自在巴黎街頭漫步的日子。妹妹上班的地方在拉法葉的附近,分開前特別交代我路線地圖,殊不知她一轉身我就迷路了。於是我便跑去拉法葉百貨裡閑晃,看看裡面浮的得天花板,買了ph的馬卡龍,以及看一堆中國人在裡面掃貨。晃了一圈之後我就走出來了,想說要走去塞納河畔假裝文青,殊不知走到了完全相反的凱旋門。今天,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巴黎漫步的一天,所經過看過停留過的場景。
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
巴黎歌劇院,又稱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是一座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由法國建築師Charles Garnier所設計,此建築被認為是新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之一,在1875年正式啓用,擁有1917個座位。至今,人們還是會打扮的很正式,像電影裡面的樣子穿著華服去看歌劇。在1896年,在歌劇「忒提斯與培雷」的第一幕正要結束的時候,懸掛在觀眾席上的水晶燈因為短路走火而掉下,一位中年婦女不幸死亡。此事件事後被改編成「歌劇魅影」裡面的著名場景。
那天我沒有進去,我坐在前面的階梯上,看著街頭藝人的演出。雖然這次沒有機會衣香鬢影的去看歌劇,但坐在歌劇院階梯上的那段時間,我倒是好好享受了一下法式悠閒。像我一樣坐在那裡的人很多,有的是逛街逛累了有的則是專程帶了書坐在那邊曬太陽閱讀,美好的午後有很多種定義的方式。
整體建築非常精緻,也可以買票進去參觀喔。
坐了一下之後,我便繼續往前走。遇見了聖奧斯丁定堂。當下我並不知道這是個有名的教堂,畢竟在歐洲隨處都是教堂。但我覺得這建築物很美,所以就隨性拍了幾張。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有時候也是滿寂寞的,因為當下沒人可以跟你分享眼前這片風景。也沒人幫你跟眼前這片美景合照,除了自己的記憶之外,大概沒人知道你曾停留在這個地方。
聖奧斯定堂Église Saint-Augustin de Paris
這是一座天主教堂,是巴黎第一座大規模使用金屬結構的建築,整體呈折衷的拜占庭式建築風格。它興建於1860到1871年。下面這張照片,就是聖奧斯定堂的立面,下面裝修的地方本來是拱廊,拱廊上面是十二使徒與玫瑰花窗,花窗玻璃上描繪著第一世紀的主教和殉道者。我還記得,那天我就坐在教堂對面的長凳上,一邊拍教堂,一邊試著叫出我的離線地圖然後一邊吃我的法國長棍。徒勞無功的試了幾次之後,我決定繼續往前走,反正走累了就隨便坐上地鐵回家就好。巴黎地鐵之發達,大概每五百米就會有地鐵站,根本不用擔心自己回不了家。走了一陣子之後,發現我居然走到了凱旋門。
我就在一個毫無心理預備下遇見了凱旋門。老實說,我本來根本沒有打算要來凱旋門的,因為在我的想像中,這不就是個拱門嗎?就像台北車站的北門或東門一樣,我沒什麼太大的興趣。但親眼看了之後,又覺得有點小震撼,因為他長得遠比照片裡大很多,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壯觀。我試著跟他拍了幾張合照,但都不好看所以就不上傳了。 而且你們真的不會懂,身為一個路痴,可以自己走到某個景點時內心的滿足感(雖然是誤打誤撞,哈哈哈)。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於是我就裡裡外外把凱旋門給記錄下來。1805年12月,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奧斯特茨戰役中擊敗了俄奧聯軍,法國的國威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為了炫耀國力,並慶祝戰爭的勝利,在1806年2月12日拿破崙宣布在星形廣場(今戴高樂廣場)興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就是眼前看到的這座雄獅凱旋門。我收回我上述對凱旋門只是個無聊拱門的評論,凱旋門真的很美,值得一來。
巴黎12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礴,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門高36.6米,寬14.6米。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高達五六米。
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
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階,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蹟的圖片和法國的各種勳章、獎章。另外,還有兩間配有法語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裡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據說,墓中長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這裡都會點起不滅的火焰。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招展飄揚。
到今天,巴黎人民始終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一個身穿拿破崙時代盔甲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出征》雕像前,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鬥。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下通過;而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
拿破侖從來沒有真正的走過凱旋門。
凱旋門的建造計劃因為拿破崙在 1814 年戰敗被迫中斷,雖然百日政變時他重奪王位,但一直到他後來滑鐵盧敗北,整個工程完全中止,蓋了一半的凱旋門就這樣被棄置在當時稱為星型廣場的地方整整近 18 年,直到 1832 年才又復工,於 4 年後的 1836 年完成。而拿破崙真的穿過這座當年他想炫耀法國國力、也為了迎接日後凱旋歸來的法軍將士而蓋的建築,是在 1840 年,當他被埋在聖勒赫拿島的遺骸挖掘出來運送到巴黎,才正式的穿過凱旋門,拿破崙的豐功偉業和凱旋門才再度在人們的心裡產了完整的連結。
我就像著了魔一樣在這裡拍了無數張照片, 雕刻細緻的凱旋門,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很美。
著名的香榭大道就在這裡,其實我也只是跟著觀光客走就莫名其妙地走到了。
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被稱為法國最美的一條街道。親身走在香榭大道上,其實沒有想像中浪漫。因為周圍都是遊客,所有的店也幾乎都是頂級的奢侈品,我每次走過這些店就想說等到我變成土豪就要再來,哈哈哈。其實呢,在十七世紀的時候,凡爾賽城堡的風景畫家勒·諾特(一法國畫家)於1640年請人在羅浮宮和杜伊勒宮的延長線上種下了一排樹,香榭麗舍大道只是一個還未城市化的區域中心的一個長長的散步場所。沒想到如今,是一條舉世聞名的街道。
既然來了,還是要走一下。畢竟來了巴黎沒有走過香榭大道是會被笑的。而且巴黎最美麗的地方就在於這些街景。
上面有著全世界的遊客,都是想一睹這條街道的風采。我去的時候,是四月底吧,一直在想著等到秋天都是落葉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更美。
巴黎就是一個你人在當下可能會覺得跟想像中不一樣兒有點小失落,但離開之後又會對他無窮想念的一個地方。
Au revoir!
小日記時間
這幾天,我得到了很多絕版的書,大部份是風景的攝影集,其中有幾本是在拍絲路的,我在裡面看到敦煌的照片,沒想到三十年前的敦煌跟我前年去的有了那麼大的不同。而且看人家的照片再看我自己拍的就覺得完全沒拍出那種震憾感。不過我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能去過那麼美麗的地方。如果真的要推薦什麼旅遊景點的話,敦煌絕對在我的必推名單中,那裡的風景絕對值得你遠走一趟而且一去再去。然而,因為房間真的有太多書了,所以我決定把一些舊的放到網上賣,本來以為很容易得,結果在整裡時發現自己根本捨不得,明明那些書我都好幾年沒翻過了啊(笑)。所以要做到斷、捨、離還真難。但我還是努力的清了一些出來,因為只有把舊的回憶清出來,你才有空間可以推放新的人生。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