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碼洗盤

主力洗盤手法

 

籌碼分佈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用來偵察和判斷主力的行為。
可以說,從誕生之日起,籌碼分佈的各種技術指標就是為了捉莊而設計的,這使得它們非常切近現實
在我們的股市中,莊家和散戶是不平等的。

莊家擁有資金優勢、資訊優勢以及人才優勢,莊家看散戶的牌非常容易
而散戶想知道莊家有多少籌碼卻極其困難。公眾投資者獲知主力行為的方法

歷來是打探消息。殊不知股市上絕大多數的消息都是莊家炮製的,具有極大的虛假成分

事實上,股市呈現出的是個很不公平很不合理的格局
莊家炒股的目的是從散戶身上掙錢,而散戶卻不斷的從莊家手中獲取資訊和操作建議
這可以用得到一個成語——與虎謀皮。

 

籌碼分佈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籌碼分佈的研究思路遵循這樣的邏輯
莊家無論多麼強大,他終歸屬於投資者的範疇,既然是投資,就需要買和賣

而只要是發生過的買和賣的行為,就會在籌碼分佈的技術分析圖表上留下痕跡
聰明的散戶可以通過分析主力進出的跡象,從而獲知主力的真實意圖

這樣一來,散戶和主力就可以互為對手了,雖然主力有各種各樣的優勢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散戶們的小資金,固然不可能主動引發行情
但小有小的優點,就是完全有可能跟莊進出。
在這樣的前提下散戶的利潤來源成了莊家的操盤成本,這世界就公平了

 

但是籌碼分佈反映的只是市場事實,並不能區分主力的籌碼和散戶的籌碼
因而我們需要研究出一套在籌碼分佈中識別主力倉位的方法,重中之重就是要確定主力的吸籌

 

吸籌是主力介入一檔股票的第一個實質性動作
當然在吸籌之前,主力需要做非常細緻的調研和其他各類準備工作

這些工作一般是在極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
否則一旦消息洩露,散戶們會立刻與主力爭奪低位籌碼,這是主力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但是,只要是大規模的吸籌,主力便很難做到不留痕跡
總有一部分中小投資者進貨成本同主力是一樣的,這就是跟莊盤

而只要這些跟莊盤的規模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主力一般可以承受

判斷一檔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籌,要看這檔股票對散戶有沒有吸引力
如果這檔股票在扮演“大眾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規模建倉入場
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所謂“低價位”的股票、或是散戶不要的個股主力就要
判斷某檔股票是否是主力正在吸籌,需要很多證據。

   

 

 

 

在這裡介紹幾種主要的K線組合形態,這些K線形態暴露了主力的吸籌動作,在莊家分析中極具參考價值。

 

 

A、慢牛走勢:主力的吸籌改變了一檔股票的供求關係
這使得一檔股票的下跌動能被完全抵消,股價呈現緩慢上揚的格局
但為什麼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莊於一檔股票,需要大量的籌碼
如果主力吸籌過猛的話,會引發這檔股票迅速上漲
從而暴露主力的意圖,引起市場公眾的追漲,這是主力吸籌時所忌諱的
所以,主力的吸籌永遠是溫和隱蔽的。

 

B、牛長熊短:有時候一檔股票的股價被緩慢推高後
忽然這檔股票迅速下跌,但隨後股價自低位重新開始緩慢上升
從盤面上看,會發現一種鋸齒樣的
K線組合,這種K線我們叫它“牛長熊短”這是主力打壓吸籌的痕跡

 

C、“挖坑”形態:談到主力的打壓吸籌,很多看盤高手都讀得懂一種被稱之為“挖坑”的K線形態

所謂“挖坑”是一個非常形象化的說法,它是指股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橫盤震盪之後
股價突然向下破位,將橫盤箱體打穿,但隨後股價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橫盤箱體內部
其走勢在盤面上畫出了一個“坑”,關於“挖坑”可以形成這樣一個結論

K線圖上出現了“挖坑”形態之後,如果股價在恢復到“坑沿”的相對高位後強勢橫盤不跌
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坑”是主力挖出來的,其目的是震倉吸籌。

 

D、股價的次低位窄幅橫盤:“次低位”是比近一段時間最低股價高20%至30%左右的價位
這個位置在中線上看是比較低的位置,但是從短線上看它又是相對的高位

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線。我們還是站在主力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

能在最低價位上吸籌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散戶未必配合主力,主力想買散戶就一定肯賣

因此主力通常會採用拉長時間的方法。如果大盤環境和個股題材允許主力去等
主力一般都願意稍微費點時間,以降低吸籌成本。但是主力的情況也是多樣的

未必允許所有的莊家都採用
“低位溫和吸籌”的策略
比如說主力的資金來自於較短期的信用貸款,資金面上留給主力的坐莊時間不多
或者是一檔股票即將發生一個重大利好,而這個重大利好很難長時間保密

這個時候主力就不得不突擊吸籌;除此之外,某些機構對大盤的分析是很有水準的
當他們知道在一、兩個月之內可能會迅速展開一個大行情時,他們會當機立斷,迅速入場搶貨。

靜態的成交量是平衡的

 

有買就有賣,成交放大,既說明買的力量在增加
但同時賣的力量也在增加,成交縮小,買的力量在減少,賣的力量也在減少
對後市真有啟發意義有限,如果真有一種指標能清楚的揭示未來的動向,那麼市場會怎樣呢?

 

既不是猛漲也不是猛跌,而是崩潰,如果所有的人都根據同一個信號買入
而沒有人賣出,如何成交,化學反應從原料到成品的過程,整個反應速度是取決於最慢的那一步

同樣,靜態的成交量是平衡的,有
1000人買就說明有1000人賣
成交量的大小取決於買賣雙方力量小的那一方,而非力量大的那一方
1000人想買而只有一個人想賣,最後的成交是一而不是10001500人想買
2000人想賣,成交量是1500而非2000,只有買者和賣者平衡,成交量才達到最大。

成交量虛偽的一個重要方面

 

大資金操盤時刻計劃著能誘出的籌碼和誘進的資金的最小值最為下一步的操作的依據
成交量是交易雙方對市場的反向認同程度的反映。反向認同度越大
成交量越大,反向認同度越小,則成交量越小,成交量對市場的預示功能是極其有限的
尤其在最近這種很低成交的調整中,很多人還用成交的萎縮來當成什麼底
這個時候成交量的委瑣,恰恰說明根本少有資金參與,有成交出現的也是多殺多或者繼續放量出逃的莊股。

 

成交量的虛偽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倒
自買自賣,以使對成交量迷信的投資者上當
要知道股市是一個買入別人不想要的東西而賣出別人想要東西的場所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錯誤的。莊可以扮演散戶,但散戶絕不可能扮演莊

莊家行為有時和散戶行為是相似的,他更會利用成交量的情形來誘騙一般投資者
如果投資者一定要用價量關係來判斷的話,也一定要分清行情發展的階段特徵
同樣的價升量增,出現在大盤的頂部和底部意義完全的不一樣。
  

 

如何識別突破前的真橫盤與假橫盤?

股價在運行的軌跡中有三個階段性特徵:第一,向上攻擊;第二,橫盤整理;第三,向下調整。

強勢上揚的個股並不是介入的好時機
當你介入這些所謂的強勢品種的時候,恰恰是它們能量耗盡的時期
科學的買入時機應該是股票價格運動整理的盡頭,多頭再次聚集的時候
股票在突破前都會出現橫盤,這其中有所謂的真橫盤與假橫盤
真橫盤是為了今後的再次上攻做鋪墊的,這也是我們主要研究的方向

 

平台整理完畢突破模式是精確交易中主要的獲利模式之一

這種模式主要選擇的品種是那些橫盤完畢有再次啟動跡象的個股
由於在日線以上的K線圖中,容易被主力的高級騙線所迷
只有從
15分鐘線中才可以找尋到其股價精細的變化。

 

其看盤要點就是:首先,第一波上攻的時候有力度,最好伴有漲停板出現
其次,整理區域量能逐漸萎縮,從盤口分析沒有什麼成交,幾乎是所謂的散戶行情,證明拋單很輕。

 

拋單輕說明:
1.浮動盤已經休息,多空分歧不大
2.主力持有大量籌碼。處於這種狀態下,主力只需要出面扇風點火,股價馬上就會啟動

 

再次放量啟動時候的特點是:15分鐘中的均線系統多頭髮散
還有
MACD等中線輔助指標發出買入信號,同時盤口上出現大筆攻擊性買單入場
在行進過程中主力多半採取夾板的手法,一氣呵成進入拉升階段,這是主力運作的理想模式
實戰中情況複雜得多,更需要觀察大盤的動向來輔助判斷。夾板操作是主力的一種做盤方式

 

其在即時圖表上的表現方式多為:在某一區間內上下都有主力故意擺設的大筆報價單埋伏
使股價在某一固定範圍內窄幅運動。在建倉、洗盤、拉升
甚至出貨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特殊的做盤方式,在上攻途中出現這種做法的股票一般後市短線爆發力很強。

 

可選取那些日線圖表沒有出現明顯拉長陽突破、而是小角度攀升的股票
只要從
15分鐘的趨勢圖上可以分辨出今後會出現大級別的上攻行情
再結合盤口語言的基本知識,就可以準確無誤地選取到比較精確的買入點

 

 

一般而言,主力做作股票,都是為了低位買進,高位賣出,從而獲取買賣差價
這就要盡其所能在股票低價時誘騙散戶賣出;在股票價格被拉高後
,使散戶高位接貨
股價處於低位時的主力手段。

當股票價格居於低位,或者說被相對低估時,主力可能採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以利益均沾為誘餌,拉攏上市公司及相關中介券商,要求其發佈不利於股價上漲的消息

二、製造騙線。當主力買入的股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股價形態將呈現一定上昇趨勢
為進一步降低成本
,減少短線跟進者,主力可能集中力量,大量拋售,
使股價迅速下挫,甚至跌穿重要支持位,再在下面掛上買單,盡收散戶因恐慌而虧損賣出的廉價籌碼

三、製造虛假成交量。主力可能結合騙線,在低位製造價增量縮、價跌量增的假像,誘騙散戶賣出

四、利用散戶的慣性思維,操縱股價走出與當前廣泛被關心的高位下跌股票類似的圖形
使散戶誤以為股價將大幅下挫,從而低位賣出。

五、利用目前技術分析方法被廣泛使用的市場氛圍,在低位因為收集籌碼而股價小幅推高
或者股價小幅反彈時,KDJRSI等被廣泛使用的技術指標做高,使散戶以為超買,低位出局

此時,投資者要做的主要是對上市公司的報表進行認真分析,並與同類上市公司的股價進行比較
確認股價是否被相對低估,而不應被股價走勢的一時表相所迷惑。股價處於高位時的主力手段
而當股票價格居於高位時,主力已經有了足夠的獲利空間,
其考慮的將是千方百計地脫手股票,可能採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上市公司配合主力做作要求,發佈利多消息,
使散戶以為該上市公司的股價仍將上行,從而高位接貨。

二、利用形態。在高位營造漂亮的上昇形態,如上昇三角形
向上突破等
,使一般投資者誤以為股價將加速上揚,而一旦追入,可能很快被套

三、主力要達到高位順利出貨的目的,更多是在大幅快速拉昇
(股價可能超出其目標位很多)之後
,
主動下調,在其出貨目標位附近盤整,較長時間的盤整之後,
很多投資者可能已經忘記其所處價位仍然很高,誤以為通過長時間
較大幅度調整之後
,已經處於低位。這時候主力若再通過對倒,使成交量放大
並輔以價昇形態,則會使眾多的投資者以為底部放量,匆忙買入,正中主力下懷

四、主力可能在拉高股價之後,要求上市公司配合,適時推出高送配方案
由於除權之後
,表面價格下降,使一般投資者誤認為價格不高,風險較低
如果主力再連拉幾根陽線
,營造所謂填權氣氛,則較易誘騙大家高位接貨

五、借圖。如果在前期曾有某支股票的走勢倍受市場關心,
主力可能模仿該股走勢,從而吸引大量的跟進盤,從而達到高位賣出持股的目的

六、有些主力可能在拉高股價之後,高位窄幅箱形整理,在一段時間之後
再通過對倒,製造向上放量突破的騙線,而一旦突破之後,可能很快就是下降趨勢來臨之時

七、利用漲停板出貨。主力先以大單鎖住漲停,
然後不斷把前面的買單撤走,再新掛買單,而這時候再將籌碼以小單接連賣出,
使跟進追漲停的資金高位接走籌碼。

八、此外,主力還經常利用較為夸張的走勢,如跌停、跳水等,吸引投資者注意,
通過較大幅度的股價波動,吸引短線客,從而達到出貨的目的


此時,投資者更多地是要做好成本分析,找出主力吸籌階段,
並估算出平均成本,如果當前股價已經在成本上方很多,100%以上,風險就已很大,不宜在如此高價區間買入
此外
,主力往往會通過股價或成交量的異動來吸引市場注意,此時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來看問題,切忌衝動
當然,主力在洗盤、拉昇過程中也會詭計多端,
但從投資安全角度出發,一般投資者最重要的是要避免高位被套與低位砍單,要提防主力的欺騙手段


上一則:趨勢型態 下一則: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