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屏東一名年約60歲的林先生,確診攝護腺癌時即是屬於高腫瘤量(High volume),且全身多處骨頭已遭侵犯的轉移性攝護腺癌,經醫師評估採以荷爾蒙治療,再加上6次化療療程,期間腫瘤控制相當穩定,目前僅需每三個月回診接受荷爾蒙治療,也讓他得以回復正常生活。
▲據統計,台灣新發生攝護腺癌診斷個案,約1/3為晚期患者,顯示攝護腺癌的早期篩檢有其重要性 。然而,早期攝護腺癌多半無明顯症狀,因此病友若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或自我警覺,則可能延誤就醫。
善用篩檢工具定期檢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據統計,台灣新發生攝護腺癌診斷個案,約1/3為晚期患者,顯示攝護腺癌的早期篩檢有其重要性 。然而,早期攝護腺癌多半無明顯症狀,因此病友若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或自我警覺,則可能延誤就醫。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高建璋醫師說明,攝護腺癌的初步檢查為攝護腺肛門指診、血液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或超音波檢查,若其中一項檢查結果出現異常,可再透過「病理切片」進行病理檢查進一步確診。
而現行最廣泛應用於篩檢攝護腺癌的方式即是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數值是否正常,只是PSA作為血清腫瘤標記之一,不論惡性(攝護腺癌)或良性(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良性增生肥大)數值皆會有變化,也因此在診斷上需再透過其他工具做更詳細的整合評估 。所幸,近年來已有新型多參數磁振造影(MRI)及攝護腺健康指數(PHI)做為篩檢攝護腺癌的利器,可協助PSA檢查結果提供較佳的判定,輔助臨床診斷 。
轉移性攝護腺癌荷爾蒙合併化療 有效延長存活期
針對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高建璋醫師表示,應先透過格里森分數分析攝護腺癌風險性,風險越高,疾病進展速度越快,在治療上應較為積極,現階段也有多種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荷爾蒙治療、化療及免疫治療,可提供病友最適切的治療選擇。
除了持續荷爾蒙治療之外,根據研究指出,及早於荷爾蒙敏感階段接受荷爾蒙合併化療,只需要6個週期的治療,存活率表現相較僅使用荷爾蒙療法的結果延長近17個月,也降低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顯見荷爾蒙合併化療的治療方式對高腫瘤量的轉移性攝護腺癌有明顯治療效果 。
醫病共同擬定治療策略,一同守護下半生(身)
過去病友對於攝護腺癌化療多有擔憂及恐慌,以致於未能及時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其實只要透過醫療團隊的衛教溝通,面對治療副作用已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法,多數病友都能從容克服。
高建璋醫師也呼籲,雖然攝護腺癌好發年齡為65~75歲,但男性只要有下泌尿道症狀都應積極至泌尿科就診,若有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更建議應提早至45歲定期檢查,勿因自覺是正常退化而輕忽,直到有下背痛、血尿、骨疼痛才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有更好的預後及治療選擇!
MAT-TW-2200047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