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傳統進行胃鏡檢查,多半是「管從口入」,因此只要談到胃鏡檢查,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不舒服、想吐」,而現在和以前很不一樣,高雄胃腸肝膽專科醫師謝孟書分析,近年來,隨著新科技的引進,胃鏡檢查器械也有不少改變,像「經鼻胃鏡」便提供了另一項選擇,除了胃鏡檢查的不適程度明顯改善,檢查也較不會半途而廢。
▲謝孟書醫師分析,近年來,隨著新科技的引進,胃鏡檢查器械也有不少改變,像「經鼻胃鏡」便提供了另一項選擇,除了胃鏡檢查的不適程度明顯改善,檢查也較不會半途而廢。
胃鏡導管進入方式,深深影響舒適度
謝孟書醫師指出,進行胃鏡檢查的時候,醫師可透過內視鏡觀察胃部黏膜變化,像腫瘤、息肉、胃部發炎或胃潰瘍等病灶就無所遁形,同時也可馬上切片,並進一步化驗。而傳統的胃鏡導管直徑約1公分,因為從口腔進入食道時常引發喉嚨反射,所以許多民眾會產生異物感,有噁心、想吐感更是常態,有些民眾甚至無法忍受,導致檢查中斷,由於檢查不完全,可能就有漏網之魚。
相較於傳統作法,經鼻胃鏡導管的直徑只有約0.5公分,從鼻腔進入,因管徑較細,又可避開引發喉嚨反射區域,民眾接受度就會提升,醫師觀察胃黏膜時,也會比較仔細。
另外,近來還有膠囊型胃鏡可供選擇,這類型的器械設計成膠囊狀,民眾不適感更輕微,不過膠囊型胃鏡檢查通常較昂貴,醫師只能了解病患的胃部狀況,無法做切片,也無法即時切除早期腫瘤。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風險,也不可輕忽
事實上,在胃癌的風險因子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生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幽門螺旋桿菌是從環境、食物、水源等進入人體當中,感染症常有家族群聚特性,台灣目前的盛行率近三成,如果有消化功能不好、上腹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相關症狀,或65歲以上年長族群,發生率相對較高。
高雄胃腸肝膽專科醫師陳韋志說明,根據研究顯示,若一個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罹患胃癌機率會比一般人增加5.6倍,國內研究也發現,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患接受除菌治療,罹患胃癌的風險可減少約50%。想了解胃部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則可以透過糞便檢查、呼氣檢查,或運用胃鏡做切片,再以快速試劑進行化驗。
盡早展開行動,才能遠離胃癌威脅
陳韋志醫師提醒,胃部若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數病患只感覺輕微不舒服,頂多就是「胃脹脹、消化不好」,所以容易受忽視。當民眾接受胃鏡檢查,就能及早揪出病灶,若發現早期腫瘤,當下就可運用器械將腫瘤除去,若確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桿菌有關,也可趕快用藥殺菌,以減少胃癌威脅。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