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年僅30歲的李小姐,月經來潮總痛不欲生,以為忍忍就沒事,忍不住就靠止痛藥!直到吃藥無效還伴隨肛門疼痛,才驚覺異常。前往醫院檢查,得知需切除腫瘤,做人工肛門造口,讓她瞬間崩潰。幸好經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轉診至婦產科治療。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收治該病例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洪煥程秘書長表示,李小姐的經痛為續發性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原以為忍忍就好,直到異位症侵犯及壓迫到肛門口造成疼痛難耐才就醫,所幸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腫瘤得到控制避免手術進行肛門造口,持續用藥一年,不再受經痛、肛門痛雙重折磨,重拾自信人生。

「防異」破口?女性近六成分不清這兩種經痛差異

近期國人關注國際傳染疾病,如何避免防疫破口成關注焦點,許多疾病也需積極「防異」!關鍵在於,先了解發病差異,來避免「防異」破口。

以台灣婦女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來看,「經痛」是其最明顯的表徵。據「台灣女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關連調查」,有近六成女性不知道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經痛」兩種。若無法分辨經痛有兩種發病差異性,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大的「防異」破口! 

台灣婦科醫學會陳怡仁理事長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非惡性疾病,卻是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25歲至45歲之間的生育婦女,盛行率約10%,經手術確診疾病盛行率僅約3.7%,國人就診率仍有提高空間,首要目標是提高病識感。

陳怡仁理事長進一步解釋,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且疼痛感較輕微。續發性經痛可能是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

經痛時透過自行服用止痛藥。然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若使用的頻率變高或出現腸胃不適,應至婦產科尋求專業診斷。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子宮內膜異位症 治療慢性長期治療為目標提升生活品質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主要分為手術及藥物治療,洪煥程指出,若非手術急迫性的患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除止痛藥物外,正規治療藥物包含雄性素藥物(健保)、或停經針(自費);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健保),副作用較少,普遍接受度高。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根據日韓研究指出,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五年復發率從69%降低至4%,且疼痛緩解反應良好,若有懷孕需求,建議停藥1至3個月,等月經規則之後便可開始進行生育規劃。

328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 全台女性「防異」大作戰

3月28日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陳怡仁理事長呼籲,若出現經痛時,應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進行詳細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healthnews.com.tw

上一則:化療前先凍卵 癌女順利生子圓夢 下一則: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