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保養】DSK MAGIC 夢幻肌膚之鑰 ~ 來自義大利的黑科技時光魔法 施展於肌膚的時光魔法,醫美等級修護精華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攬鏡自照的習慣嗎?!
瑞秋兒自己是上化妝室時,都會很認真的給它照一下
不過絕對不是因為我很自戀喔
而是藉由照鏡子的動作,來隨時觀察自己的肌膚狀態
因為我發現,每次只要過了中午之後
肌膚看起來,似乎都會顯得比較乾燥且有暗沉感?!
其實這有可能因為油脂分泌過盛及老化角質堆積所造成的唷
DSK MAGIC 夢幻肌膚之鑰
來自義大利團隊研究開發
擁有多項專利以及「超液晶微分子乳化技術」打造而成
將魔法金瓶與魔法銀瓶兩者不同的質地一起搭配使用
讓超液晶微分子乳化技術能將有效成分完整包覆
深入滲透肌底、提升肌膚吸收力
使肌膚由內而外恢復光澤亮麗
同時解決油保養不好吸收與精華液容易揮發的缺點
DSK肌膚夢幻之鑰 - 品牌故事
DSK 品牌創辦人擁有十幾年連鎖醫美診所、連鎖醫藥通路
和美容生技產品研發的豐富經驗
透過大數據資料
我們知道什麼樣的配方、什麼樣的產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整合了專科醫師、藥師、生 化博士教授
及法國、義大利的生化團隊
共同開發出符合亞洲人需求的頂級醫 美保養品
從配方到原料到臨床測試,層層用心且品質穩定
期望透過DSK肌膚夢幻之鑰,讓使用者的肌膚細緻柔嫩,重返年輕光采
DSK MAGIC 夢幻肌膚之鑰 外盒精緻
感覺就像科技產品的包裝設計呀
DSK MAGIC 夢幻肌膚之鑰 -皮脂膜超導元素 (魔法金瓶)
皮脂膜超導元素 (魔法金瓶) ,剛按壓出來時,呈透明膠狀
但推開後,會轉成精華油般的潤澤絲滑質地
因為是油狀質地,所以延展性很好,滋潤度也很足夠
而且裏頭富含了角鯊烯、神經醯胺 II
杜鵑花提取物及山茶籽油等多種營養成分
搭配上獨家超液晶微分子乳化技術讓成分深入肌底
幫助提升肌膚的防禦力
DSK MAGIC 夢幻肌膚之鑰 -肌因賦活精華液 (魔法銀瓶)
肌因賦活精華液 (魔法銀瓶),按壓出來呈透明露狀質地
觸感滑順滋潤且不黏膩
裏頭添加了金盞花提取物、杜鵑花提取物、麒麟竭提取物
巨藻提取物、神經醯胺 II及玻尿酸等多種植物提取物
幫助舒緩肌膚不適感、恢復彈潤透亮
瑞秋兒本身是屬於混性偏乾的肌膚
其實很需要使用潤澤度高一些的保養品
不過我實在很不喜歡保養完後,肌膚有一層東西在臉上的感覺
所以大部分都會挑選清爽保濕型的產品
但這樣往往很容易會讓肌膚水分與保濕度不夠
當肌膚油水不平衡時,就會出現油光、暗沉或細紋等問題呀
DSK MAGIC 夢幻肌膚之鑰的使用方式比較特別
是將金瓶與銀瓶兩種不同質地混合後一起使用
使用步驟:
清洗臉部後,將金瓶與銀瓶各擠1~2下於掌心,均勻混合後以掌心搓熱
塗抹至臉部及頸部肌膚,使用上提手勢按摩至吸收
也可加強按摩眼周、嘴角等部位
吸收後,記得以掌心餘溫覆蓋臉部喔
因為我自己是不太喜歡潤澤感的人
所以在使用時,金瓶我就只有按壓1下
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膚況及接受度調整喔
金瓶與銀瓶混合後的質地,瑞秋兒覺得還蠻特別的
使用起來帶有一點絲滑潤澤感
可是又不會讓妳覺得有厚重油膩的負擔
延展性佳,容易推勻塗抹於肌膚,而且吸收度其實也很不錯喔
一開始看到金瓶屬於油質地時
其實我的內心還給它上演了一段小劇場
已經作好隨時要洗臉的準備
老實說,單獨使用魔法金瓶是會覺得比較滋潤
但它的吸收力還蠻好的,不會讓妳覺得臉上很油膩不舒服
不過如果妳是真的怕油膩感的人
建議可以改成晚上使用或者搭配魔法銀瓶一起使用
就不會有太過滋潤的問題囉
保養臉部肌膚時,也別忘了呵護頸部呀
使用後的肌膚感覺光澤感提升了
摸起來的觸感細緻柔滑,原本的乾燥粗糙感也舒緩囉
也不會有厚重的悶膩感唷
滋潤度也很充足
感覺不需要再使用乳霜也很可以耶
最近我發現早上起床後,不再總是油光滿面
午後乾燥暗沉的問題,似乎也比較少了耶
DSK MAGIC 夢幻肌膚之鑰 - 皮脂膜超導元素 (魔法金瓶) &肌因賦活精華液 (魔法銀瓶)
可以說是瑞秋兒目前,使用過比較特別的保養品
將兩種不同質地的保養混合使用時
超液晶微分子乳化技術能將有效成分完整包覆
滲入肌膚底層、提升吸收力,保持肌膚健康良好狀態
對於想使用油保養,又怕不好吸收
或者是單獨使用精華液
卻又總是覺得不夠保濕潤澤的人來說
是一款很不錯的產品
而且金銀瓶也可以分開使用
如果平常有上妝的習慣
可以在粉底液裡加入金瓶一起使用
也會讓妝感看起來更服貼清透
【產品相關資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為合作文,內容 皆為本人親自試用過後的體驗心得僅供參考
產品成分及功效說明,引用商品或官網(含粉絲團)所載
不等於宣稱具有療效,每個人使用習慣、體質膚質不同,實際效果依每人體驗為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