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閱讀的底層邏輯 ──《讀懂一本書》

看懂閱讀的底層邏輯 ──《讀懂一本書》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讀懂一本書呢?樊登說:「讀書不是為了賺錢,但學會讀書,你會越來越值錢!」

《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是中文知識付費平台教父,「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由他來說明如何讀懂一本書,再有說服力不過了!

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乾貨滿滿。教人如何選書、如何解構一本書、讀書要在哪些地方劃線、如何將書中的內容組織成講稿、如何說書,還有如何繪製心智圖等......。其中我最有感,並跟想大家分享的有三點:

1.書是絕大部分問題的出口

「那些你苦思冥想的問題~關於愛情、升職加薪、創業,大部分人都經歷過。而且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都已經被解決,寫成了書。」

一本書只賣幾百塊,如果去圖書館借,甚至不用花到一毛錢。我們只要花幾個小時閱讀的時間,就可以獲得人家花幾年、甚至幾十年所領悟到的人生的智慧。藉著這智慧,去解決人生的問題,改變人生的境遇。你們說,閱讀是不是一件很值得投資的事呢?

現在會定期持續閱讀,是因為在生活中遇到某些問題,想要在書中尋找解方。而且,閱讀是隨時隨地,就算只有幾分鐘的零碎時間,也能夠從事的一項活動,非常適合大多數時間,呈現碎片化狀態的我。讀一本書時,只要能從中找到一個,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方法。那麼,所花費的時間,也就值了!

2.講書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方法

作者說學習可以分為「觀光式學習」和「沉浸式學習」。

以旅遊為例,「觀光式學習」就像是跟著旅行團的行程去玩。這樣類似打卡式的觀光,在旅程結束後,說不出觀光地的整個風貌是什麼。

而「沉浸式學習」則像是在一個觀光地的朋友家,定點住下來兩個月。你會在那裡觀察到早上大媽們怎麼跳舞?他們吃什麼早餐?怎麼吵架?...。這樣的旅遊,對當地則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記得我念大學的時候,也蠻常去圖書館借課外書來讀。但若現在問我,當初閱讀的書中寫的是什麼內容,我幾乎忘了差不多,更說不出來!但自從開始寫讀書心得之後,就比較能夠說出,也比較記得一本書的內容和重點。

除了寫讀書筆記外,作者說:「講書才是最高效的沈浸式學習方法」,因為它會讓人進入「心流」的狀態。因此,若能把在書本中學習到的知識,說給家人或朋友聽的話,那樣學習的效果,才會是最好的。

3.真正的讀書學習,是要走出閱讀的舒適區

「如果你讀到一本書的時候,突然有點吃驚,覺得說裡面講的東西從來沒聽過,不明白為什麼它這麼奇怪… …這時候你反倒應該認真去對待。」

「一本書如果讀得太舒服了,反而容易故步自封。」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夠讀懂多難的書。」

讀到這些,我就想到之前在讀《人生4千個禮拜》和《底層邏輯》這兩本書時,書中就提到很多顛覆大家的觀點和看法。讀的時候感覺不是很舒服,有點辛苦又很燒腦。

但也正因為這樣,讀完後令人感到腦洞大開、刷新三觀、收穫良多!如今想來,也許這就是這兩本書這麼熱門和暢銷的原因吧!

八個讀書劃線的評判的標準:

關於這本書,我還想要記下讀書劃線的八個評判標準:

1.當你感覺概念對清晰界定的時候

(如:反脆弱的定義)

2.當你感覺問題很嚴重的時候

(急迫性、重要性)

3.當你感覺某種解釋令你很意外的時候

(如:戒煙最重要的是不要動用毅力)

4.當你看出遞進關係的時候

(層次關係,由大到小,由廣至深)

5.當你看出轉折關係的時候,要留意轉折後的內容

(人們在轉捩點上必定經歷了很多的痛苦,進而引發觀念上的反轉)

6.不同面向彰顯書籍內在價值

(如《清單革命》、《心流》這兩本書,是先提出概念後,再敘述如何在人生各層面具體應用)

7.當閱讀的時候,感到心靈衝擊

(當你感到怦然心動,或是深受啟發的時候)

8.書中的奇聞異事,增添講書的趣味性

結論:

作者樊登說:「知識不是零和的。當我擁有知識,並且讓更多的人也擁有這個知識時,知識的效用就變得更大。」因此當我們在書中學到知識並分享給別人時,自己並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反而在閱讀和分享的過程中,獲益最大的是自己。所以,繼續閱讀和分享吧!

#2023年 ​ #第32本

《讀懂一本書》博客來連結:https://dreamstore.info/30eet

上一則:《你與夢想之間,只差一個公式的距離》,這公式是什麼呢? 下一則:探訪大野狼國際書展中英文好書之旅,漫步國際的閱讀書海!
我要留言: